治疗咳嗽常用的中成药
治疗咳嗽常用的中成药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中医将其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风燥咳嗽、痰热咳嗽和肺虚咳嗽五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咳嗽,中医提供了多种中成药进行治疗。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些中成药的功效和使用注意事项。
风寒咳嗽常用中成药
尔可平糖浆
药物组成:麻黄(蜜炙)、荆芥、前胡、牛蒡子、僵蚕、蝉蜕、甘草、桔梗、百部、干芦根、南沙参。
功能主治:宣肺祛痰,止咳平喘。主治小儿外感风寒,微蕴内热所致咳嗽,多痰,痰色白或兼黄,气急,咽干等症。
注意事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性哮喘、肺炎等,不适于用本品;本品含麻黄碱,运动员慎用。
风热咳嗽常用中成药
急支糖浆
药物组成: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紫菀、前胡、枳壳、甘草。辅料为蔗糖、苯甲酸、山梨酸钾。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症见发热、恶寒、胸膈满闷、咳嗽咽痛;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运动员慎用。
风燥咳嗽常用中成药
蜜炼川贝枇杷膏
药物组成:川贝母、枇杷叶、桔梗、陈皮、水半夏、北沙参、五味子、款冬花、杏仁水、薄荷脑。辅料为蔗糖、蜂蜜。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止咳平喘、理气化痰。适用于肺燥之咳嗽、痰多、胸闷、咽喉痛痒、声音沙哑。
注意事项:本品适用于肺燥咳嗽,其表现为干咳,咽喉疼痛,鼻唇干燥,痰少而质粘,不易咯出。
痰热咳嗽常用中成药
金振口服液
药物组成:山羊角、平贝母、大黄、黄芩、青礞石、石膏、人工牛黄、甘草。辅料为:甜菊素、蔗糖、甘油(供注射用)。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用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符合痰热咳嗽者,表现为发热、咳嗽、咳吐黄痰、咳吐不爽、舌质红、苔黄腻等。
注意事项:风寒咳嗽或体虚久咳者忌服。
肺虚咳嗽常用中成药
固本咳喘片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麸炒)、茯苓、麦冬、盐补骨脂、炙甘草、醋五味子。辅料为糊精、淀粉、饴糖、微粉硅胶、硬脂酸镁、乙醇、包衣剂。
功能主治:益气固表,健脾补肾。用于脾虚痰盛、肾气不固所致的咳嗽、痰多、喘息气促、动则喘剧;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选择治疗咳嗽的中成药时一定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选药,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有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当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本类药品,必要时应当及时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