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孩子上了小学,不再需要父母?孩子还是很需要你,只是不让你看出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孩子上了小学,不再需要父母?孩子还是很需要你,只是不让你看出来!

引用
1
来源
1.
https://parents.hsin-yi.org.tw/Library/Article/24665

Podcast抢先听》孩子越大越难管?上小学后的教养策略该转弯了

最近一项发表在《Developmental 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对象是6至17岁的孩子,让他们面对一些引发恐惧的情境,比较父母陪伴在场或不在场的差异。研究发现,当孩子面临让他们感到恐惧或压力的事物,父母只要陪在旁边,手搭在他们的肩膀或大腿上,就能显著降低孩子大脑中与恐惧相关的反应。

如果是一些新的事物,他们还不能确定这是否需要害怕担心,父母在旁边时,他们产生的恐惧反应也会比较轻微。这证明了,即使是已经上小学、甚至青少年期的大孩子,父母的陪伴仍然有帮助,使他们感到比较安全和安心。

另一项研究则发现,父母在不在场会影响孩子对学习新事物的态度。研究者对儿童呈现不同的形状或声音,故意让某些形状或声音跟着恼人噪音一起出现,所以当孩子遇到这些刺激时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后续这些刺激单独出现的时候,如果孩子是独自一个人,他们通常会避开这些刺激,但是当父母陪在孩子身边时,他们就会比较愿意接近这些刺激。

这样的结果意味着,父母的陪伴与支持非常重要,让孩子更容易接受那些原本想要避开的事物。刚入小学不久的孩子,有父母在,写作业、预习或复习的心情就会比较安稳,可以面对这些学习上的挑战和压力。

良好的亲子互动,让孩子们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得更有自信,容易参与人际互动,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因此,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也成为了孩子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如何陪伴刚刚好?适度陪伴的三个关键

当孩子上了小学,父母往往需要在放手与陪伴之间找到平衡。我们不希望养出妈宝或爸宝,但是也不愿意让孩子感觉孤立无援,该如何适当地陪伴孩子,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又不至于影响他们迈向成长和独立呢?

孩子今天很反常?留意需要陪伴的信号

父母可以观察孩子的情绪状态,来辨别他们何时需要陪伴。当孩子表现出焦虑、沮丧或生气,或是主动提出一些问题或困扰,像是“如果同学都不跟我讲话,该怎么办?”“我觉得我好烂,什么都不会!”这表示他们遇到了一些挑战,需要更多关心。这时父母就需要找时间耐心倾听孩子的困难,并且适当回应他们的需要。

参与而不过度介入,孩子需要自己负责

当孩子表现出需要陪伴的信号时,父母可以适时介入,提供指导和支持,但避免全程包办,让孩子有机会自己解决问题。例如,当孩子抱怨小日记很难写时,父母可以给几个方向建议,或是鼓励他去翻阅书籍找灵感,接着就让他自己发挥,可不要坐在旁边念一句让孩子抄一句,这样孩子就学不会自己用文字表达了。记得,让孩子知道父母在他们身边,但很多责任要自己去承担。

扮演孩子的顾问,给予自主决策的空间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父母的角色应逐渐从指导者转变为顾问,只有在他们来问你时,才提供建议和支持,而且最好是给予选项而非直接命令,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才能增强他们的自主性和决策能力。如果孩子没有接受你给的建议,可能会觉得很失落,或者担忧孩子做错决定……请将这些不安先放在一边吧!孩子需要时间学习,无论是否获得理想的结果,都是宝贵的经验。

无论如何,尽量给孩子支持和鼓励,让孩子知道他们随时可以依靠你,这种信任和安全感能够让孩子在面对挑战时更加自信,并愿意在需要时寻求你的陪伴,同时也能独立成长。

陪伴,给孩子更好的未来

虽然随着孩子成长,父母要逐渐放手,但并不表示撒手不管。我们可以透过陪伴,让孩子知道父母的支持与关心永远都在。研究告诉我们,在幼年与父母有良好关系的孩子,在成年后更有可能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更高的学业和职业成就。因此,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和支持,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对孩子未来的投资。

资料来源:Psychology Today、Nature Human Behaviour、EWApublishing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