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宁德时代发展的三个战略阶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宁德时代发展的三个战略阶段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25A012UG00?media_id=&suid=

本文内容共3968
推荐阅读时间 6 分钟

*导读*
今年以来,连续七年蝉联动力与储能电池全球第一的宁德时代营销动作不断,从机场高铁的广告牌到赞助中央电视台的奥运节目;从推广“宁德时代inside”到建设“宁德时代生活体验馆”;从怀念名誉董事长张毓捷的长视频到曾毓群董事长频频走向前台,或演讲、或答疑、或为客户站台。
宁德时代明明是一家面向大客户营销的汽车与电力储能零部件企业,此前都是默默站在台后做好零部件企业供应的,为什么却突然走向前台了呢?
对此业界有很多解读,在笔者看来,是宁德时代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一个优秀企业从技术扎根到谋求市场与顾客心智品牌扎根的过程。

*化学体系引领阶段(从成立到2019年)*
2011年底,宁德时代从ATL分立出来,专注动力电池研发制造与销售,因为ATL本来就是三元化学体系,加上第一个客户宝马选择的是三元化学体系等原因而选择以三元化学体系为主,兼顾磷酸铁锂化学体系。
2017年,国家为了鼓励研发能量密度更高、续航更长的纯电动汽车,正式将能量密度调整系数引入补贴计算公式,并且有逐年提升的要求,更加坚定了宁德时代以三元为主的化学体系产业链建设。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的是:比亚迪当年在补贴政策驱动下,很多车型也从磷酸铁锂切换为三元锂电池,比如2017 年 2 月上市的唐 DM、秦 DM;4 月全新推出的宋 DM ;2018 年秦 EV、e5、宋 EV等。
截至 2019 年,比亚迪除了 e6 、大巴、货车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外,其他车型均使用三元锂电池。2019年,比亚迪三元电池装机量为7983MWh,市场占有率20.5%。由此可见,在2019年以前,在国家补贴政策驱动下,以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成名的比亚迪也不得不跟随做好三元锂电池。
在这一阶段,宁德时代无疑是幸运的,本来就是以三元化学体系为主,兼顾磷酸铁锂,乘用车有国家补贴政策利好、公交大巴有宇通客车等一众客车厂支持选用。
2017年,宁德时代以12GWh动力电池销量力压松下、LG、三星SDI成为全球第一,这时宁德时代才刚刚成立7年。
2018年6月,宁德时代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当年销售21.18GWh,录得296.1亿元人民币营收,同比增长79.83%。
2019年宁德时代销售40.25GWh,录得457.8亿元人民币营收,同比增长90.04%。
在这一阶段,选择符合国家补贴政策的化学体系是成王败寇主要原因,期间有不少知名的磷酸铁锂电池企业因为未能及时跟上三元锂电池的研发与投产,而惨遭破产倒闭。宁德时代是幸运的,成立短短八年零一个月,就已经蝉联三年全球第一。

*技术与产能引领阶段(2020-2023年)*
2019年1月7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举行奠基仪式,紧接着就热火朝天地正式开工建设,到了同年的9月份,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占地86万平方米的超级工厂就全面验收通过,10月份就拿到生产资质,2019年的最后一天,特斯拉在上海工厂举行了Model 3员工车主交车仪式,并从2020年1月份开始正式对外交付。
2020年2月,宁德时代与特斯拉签订协议,确认于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两年间,向特斯拉供应动力电池产品,正式进入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序列。
2020年,特斯拉全球交付50.9万辆,较2019年增加14.4万辆,这个增量就是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14.4万辆Model 3,这一年特斯拉实现了公式成立以来第一个年度有利,净利润8.26亿美元,公司市值6774亿美元,成为了全球最大市值车企。
这一年,新能源汽车销售突破100万辆大关,达到136.6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达到5.3%。比亚迪以17.8万辆销量荣获榜首;第二是以五菱宏光MINI EV为主的上汽通用五菱;第三是特斯拉。
这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形成传统自主、造车新势力、独资的特斯拉、合资四大阵营为主的竞争格局,产业爆发前夜,缺货成为主旋律。
2020年是重要的转折点,国家补贴大部分已经退出,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市场化阶段,越来越比拼自身综合能力。这一年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五菱宏光MINI EV表现出色,都在各自的细分市场拔得头筹。
这时候就开始流传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为了顺利拿到宁德时代的电池,不惜亲赴宁德工厂蹲守一周。另一方面,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又说:客户的频繁催货已经让他快受不了了。
这一年的7月17日晚间,宁德时代发布公告宣布:共发行1.22亿股,发行价格每股161元,募集资金196.18亿元,用于动力与储能电池的研发与产线建设,计划新增138GWh产能。

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291.7万台,同比增长155.4%,在狭义乘用车市场的全年渗透率达到13.8%。具体到品牌,比亚迪以598,528辆的销量成为冠军,同比增长227%。特斯拉以484,130辆的销量排名第二,同比增长252%。
2021年宁德时代的业绩也表现出色,营业收入达到了1303.56亿元,同比增长159.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9.31亿元,同比增长185.34%。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了688.7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27.6%,还是比亚迪、特斯拉、五菱宏光排在前三名。
2022年,宁德时代全年营收首次突破3000亿元,达到3285.94亿元,同比增长152%;净利润为307.3亿元,同比增长92.89%。
2022年6月23日,宁德时代公告:已经实施非公开增发1.098亿股,募集资金448.7亿元,用于动力与储能电池的研发与产线建设。
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73.6万台,全年新能源渗透率为35.65%。2比亚迪以超过270万辆的销量位居榜首,市场份额达到34.9%;特斯拉以约60万辆的销量紧随其后,市场份额为7.8%;埃安和吉利汽车分别以约48万辆和约47万辆的销量位列第三和第四;此外,理想汽车以约37万辆的销量完成了其年度销售目标,位列第七。蔚来汽车和零跑汽车分别以160,038辆和144,155辆的销量位列第九和第十。
2023年,宁德时代全年营收4009亿元,同比增加22%;净利润468亿元,同比增加40%,在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市场占有率36.8%,并连续7年全球第一;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占率40%,连续3年全球第一。
从摸着特斯拉过河的2020年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了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局面,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越来越从科技属性转向制造属性,在这个阶段,宁德时代通过两次定增,获得了645.5亿元的发展资金,成功地扩产,获得技术与产能优势。并借助动力电池的技术验证与产能扩建,抓住了储能发展的良好机会,获得了成长。
在这期间,宁德时代也感受到了来自客户、消费者、行业的不同压力,试图再次加强研发,获得技术领先、化学体系领先的生态位,但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不太成功,不得不加速寻求市场与产业链扎根。
从2021年开始,宁德时代加快了在锂、钴、镍等上游材料,以及电池回收利用等产业链布局。
宁德时代还在2021年7月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无形中推动了中国钠离子电池的研究与应用。在此之前,钠离子电池只是一个中科院的科研项目,现在钠离子电池领域赫赫有名、高朋满座的中科海钠,当时可谓是门可罗雀。

*寻求市场扎根阶段(2024年至今)*
宁德时代在第一个阶段与第二个阶段前期获得领先的生态位后,作为主要创始人都是工科生的高科技企业,自然而然不断寻求技术领先,但是遇到行业内部、客户的强大阻抗,甚至不惜发动专利攻防战也作用甚微。
2019年9月,宁德时代推出全球首款CTP电池包,搭载在北汽EU5车型。宁德时代宣称体积利用率提高15-20%,零部件数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高50%,系统成本降低10%。
从这以后,宁德时代一路发布了钠离子电池、凝聚态电池、巧克力电池、麒麟电池、神行电池、骁遥电池等电池新品,更是直接投资了颠覆性创新的滑板式底盘公司,参股了阿维塔、哪吒汽车等新兴汽车势力。

无奈的是电池科技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技术的迭代与进步没有那么快速,在竞争对手跟随的情况下,尤其是比亚迪刀片电池、蜂巢能源短刀电池等长薄型磷酸铁锂逐步成为主流,要保持遥遥领先的生态位已经不太现实。
宁德时代寄于厚望的滑板式底盘技术,一是技术过于超前,没有车企敢于尝试,目前只有自己参股投资的哪吒汽车愿意尝试一款车型,还没有真正量产;二是这个技术会让汽车行业很多技术人员失去工作,整车企业内部没有动力推动;三是滑板式底盘技术如果成为主流,整车企业将失去主动权,这对于整车企业是很难接受的。
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1776年以后工业化的基本规律,要么技术领先扎根,要么在市场以及顾客心中扎根,不然要持续的保持盈利性增长的势头,就肯定做不到了。
在这个整体大环境下,宁德时代在2024年,开始后向一体化,谋求的是市场以及顾客心中品牌的扎根。如果不能扎根,宁德时代已建成的庞大产线产能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所以你就看到目前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越来越走到前台,频频演讲、接受采访、输出视频、给各个板块的合作伙伴站台;你可以在飞机场、高铁站看到宁德时代的广告牌,还有宁德时代生活馆可以逛逛;到今年,宁德时代更是在抖音上开启了面向消费者的日常直播。
宁德时代面向消费者的营销措施,是企业与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采取的营销战略,你说它“困兽之斗”也罢,还是说“守擂之战”也成,这一仗必须打,虽然宁德时代自认为是高科技企业,一群工科生更希望技术领先来获得有利的生态位。

*最后*
近日有媒体报道,今年宁德时代增大了全固态电池研发团队,从材料、化学体系、工艺等的研发团队超过1000余人。
笔者在日本参加第65届电池研讨会期间,本田首次公开自研的全固态电池,位于日本栃木县的面向量产化示范生产线将在2025年一月份投入使用,主要将用于全固态电池量产工艺的技术验证与确定电芯的基本规格。
如此看来,能够让宁德时代重新回到化学体系领先、技术领先从而获得生态位领先的机会是全固态电池。
时间紧、任务重!宁德时代要努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