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我国燃油车行业分析:销量降幅缩小 油电同权带来市场新机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国燃油车行业分析:销量降幅缩小 油电同权带来市场新机遇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hinabaogao.com/detail/736132.html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燃油车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从最新数据和行业分析来看,燃油车市场仍然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发展潜力。本文将从销量变化、市场份额、技术发展和政策导向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中国燃油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

燃油车销量降幅缩小,市场韧性显现

燃油车,是以燃油为动力来源的车辆,包括燃油汽车、燃油摩托车等。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消费低迷,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市场的冲击日益加剧。然而,从最新数据来看,燃油车市场的韧性正在显现。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燃油车销量为1395万辆,净减92万辆,同比下降6%;而2022年燃油车销量减少230万辆,降幅13%。可见,我国燃油车销量降幅有所缩小。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本身就是利空的一年,俄乌战争等因素导致油价暴涨,极大地推动新能源车市场发展,所以2023年燃油车降幅(92万辆)比2021的降幅(102万辆)有所缩减,可见燃油车市场韧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燃油车市场空间仍然巨大

从市场份额来看,燃油车仍然占据汽车产业的主导地位。2024年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量中的渗透率已经逼近47%;1-10月,我国汽车产业完成销量2462.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975万辆,占比为39.6%,燃油车仍占据大头。在社会整体车辆存量对比中,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3.45亿辆,新能源汽车2472万辆,占比为7.2%,燃油车占比高达98.5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新能源汽车在续航、充电速度、极端天气适应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2024年春节期间,湖北、安徽等省份遭遇暴雪袭击,高速公路封路,电动车主被困在路上,怕耗电又不敢开暖气,很多车无奈被拖车拖下高速公路。而内燃机车在救援应急、调车场列车编组、解体作业及站段内调车、动车组测试中仍有巨大作用。值得关注的是,全国首批15台“复兴型内燃机车”FXN5C,已经在今年初正式交付给了大秦铁路太原机务段,这是继2008年首批“和谐型”内燃机车运营后,时隔16年铁路货运内燃机车迎来“复兴”。

汽车动力多元化符合市场需求,插混成销售主力

汽车产业变革的核心是动力技术更新,其本质也属于能源转型。201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其中,“四个革命”是指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2024年8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其中明确指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是互补、替代关系,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同时,也要发挥好传统能源支撑和兜底保障作用,推动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协同发展。可见,国家能源战略是明确的“既要又要”的需求,并非对立式的“替代需求”。

此外,我国首个针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的标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GB 27999-2011)于2011年发布实施,随后几经改版升级,有效降低了车队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水平。根据相关资料可知,2016-2023年中国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从6.43L/100km逐渐降低至3.78L/100km,CAGR为-7.31%。

造成乘用车综合燃料消耗量水平持续降低的主要原因除了国家干预外,还有受乘用车节能技术(比如轻量化、低滚阻、制动能量回收、外形优化、48V系统等)的研发应用与搭载普及,以及低油耗新能源混动乘用车特别是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占比的显著提升。据中汽协数据,2024年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为146.3万辆,销量为143万辆,2024年1-10月新能源汽车的累计产量为977.9万辆,累计销量为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和33.9%。在具体车型方面,纯电也并非最火爆,2024年10月销量为67.7万辆,同比增长41.0%;插混车型销量为39.5万辆,同比大增138.7%;增程式车型销量同比增长60.2%至11.6万辆。

企业销量方面,比亚迪依靠混动技术的突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霸主,其DMi混动系统经历五轮迭代,占据中国混动市场55%的份额。目前,比亚迪各大汽车车型销售市场结构中,插混依然是主力且增速最快。

比亚迪2024年11月份销量简报(单位:辆)

项目类别
2024年11月
2023年11月
2024年1-11月
2023年1-11月
累计同比
新能源汽车
506,804
301,903
3,757,336
2,683,374
40.02%
-乘用车
504,003
301,378
3,740,930
2,672,728
39.97%
-纯电动
198,065
170,150
1,557,258
1,384,068
12.51%
-插电式混合动力
305,938
131,228
2,183,672
1,288,660
69.45%
-商用车
2,801
525
16,406
10,646
54.10%
-客车
449
391
4,205
3,900
7.82%
-其他
2,352
134
12,201
6,746
80.86%
合计
506,804
301,903
3,757,336
2,683,374
40.02%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因此,汽车产业动力多元化符合当下市场需求。同时,当燃油车和混动车型逐步完善智能化、网联化后,燃油车市场仍将有足够的生命力。

油电同权或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汽车产业逐渐进入转轨的关键阶段,“油电协同发展”的合理竞争环境非常重要,不仅能让中国汽车产业不落入到“阵营对抗”、“技术路线竞争”的陷阱中,还能带来更多的社会财富。尤其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面临关税等诸多困境,而全球车企对内燃机技术的重视及燃油车在出口市场的主导地位要求让我国都无法忽视燃油车技术的发展。

而且,近期,工信部明确指出:“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同步推动内燃机技术,激发传统能源汽车和内燃机厂发展合力;坚决抵制内卷、恶性竞争行为。”在电动车烈火烹油的当下,这是国家部门对燃油车的一次顶层设计级认可,其价值和意义都相当重大。

由此可见,油电同权才能应对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才是汽车产业健康长远发展的关键之一,燃油车市场仍然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