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婚姻关系中,如何避免个人财产与夫妻共同财产发生混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婚姻关系中,如何避免个人财产与夫妻共同财产发生混同?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xinkaizzlawyer.com/xinwen/2058.html

个人财产虽然不会伴随结婚变成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婚姻关系中不乏出现财产混同的情形。若无法区分个人婚前财产与婚后财产的话,在离婚时大概率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从而使利益遭受损失。

什么是个人财产?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1. 一方的婚前财产;
  2. 一方的专用生活用品;
  3. 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指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4. 因身体受伤获得的医疗费、补助费等。(这条与保险密切相关,医疗费和补助费具有人身属性,因此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什么是财产混同及其后果?

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界定并不复杂,但夫妻财产发生混同就很难分析清楚。财产混同是指婚前的个人财产和婚后的共同财产混合在一起,已经分不清楚哪些是婚前的个人财产,哪些是婚后的共同财产。生活中最容易发生混同的财产是银行存款,因为银行存款不是房产或汽车等实物,而是卡上的数字,一旦混合就很难区分。

如果夫妻感情稳定,没有离婚风险,财产混同问题不大。但是一旦发生离婚纠纷,混在一起的财产就难以区分。在这种情况下,法院通常会将混同的财产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相关案例

张女士和李先生在工作中相识,双方于2016年登记结婚,双方均系再婚。婚后因感情不和,李先生提出离婚,并主张除房、车外没有其他夫妻共同财产需要分割。庭审中,双方就登记在双方名下的房产及车辆分割事宜达成一致,但对于现金存款的分割产生异议。

李先生主张,其在结婚登记前一天名下即拥有百余万元存款,其中部分已在婚后用于购买案涉房产,剩余存款仍系其婚前个人财产,故对于该存款,张女士无权主张分割。

张女士主张,案涉存款来源于双方共同购买理财产品的收益和共同经营门店的收入,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予分割。

法院认为,虽然有证据显示婚前双方各自名下均有个人财产,但婚后双方财产已经发生了混同,主要集中在二人的个人婚前存款与婚后的理财收益、门店收益发生混同,难以区分。经二审法官释法明理并耐心调解后,最终张女士分得夫妻共同财产数十万元,有效保障了张女士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权益。

如何避免个人财产与夫妻共同财产混同?

婚前个人财产与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并非泾渭分明,婚前个人财产可能因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经营等行为,与婚后的夫妻共同财产发生混同,进而使得婚前个人财产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以下是几种避免婚姻关系中财产混同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现金存款做好隔离处理,可实行账目分开管理

可以把自己的婚前账户单独放一边,婚后进账出账另开账户进行管理,有意识地把婚前婚后两个阶段隔离开。并尽量减少这两类账户之间的资金流通。此外,在婚前就已用个人财产购买了理财产品或股票,建议在婚后不要对其进行买进卖出的操作。

办理婚前财产公证

夫妻双方可就婚前或婚后财产和债务范围签订协议,并申请公证机构对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公证。

拟定婚姻财产协议

无论哪方想在婚姻里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财富,可以选择签订婚前财产协议或婚内财产协议,对夫妻间的财产权属问题作出约定。双方可以在协议中约定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和债务分担情况。虽然很多人觉得这样约定,是出于对配偶的不信任而订立,但事实上,这种方式是保障个人财产权益的最佳选择。

保险投资

夫妻双方可通过保险投资,设定投保人和受益人来隔离婚前和婚后财产,避免财产混同,避免离婚时分割保单现金价值。

当婚前个人财产一旦和婚后共同财产混同,无论是事实上的混同,还是法律上无法证明的混同,都会导致个人财产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无论是未婚、已婚还是再婚人士,都要秉持谨慎态度,了解相关法律风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