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英国550亿英镑建造两艘航母,如今却成“战略鸡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英国550亿英镑建造两艘航母,如今却成“战略鸡肋”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27A08PDA00?

英国斥资550亿英镑建造的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如今却因资金不足陷入困境。从最初的预算40亿英镑到最终的550亿英镑,再加上每年高昂的运行维护费用,这两艘航母不仅未能重振英国海上霸权,反而成为英国国防预算的沉重负担。

英国的雄心与现实的落差

2007年,英国政府批准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准备建造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目标是重振昔日荣光,重新在世界海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当时的计划看起来非常“靠谱”,建造成本预计20亿英镑一艘,总预算约40亿英镑。

对于一个有航母建造传统的国家来说,这笔钱似乎值得一花。别忘了,百年前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就是出自英国,当时的英国可谓航母的老祖宗。如今再次下重注,似乎是要告诉世界,“昔日霸主又回来了!”

但现实却给了英国政府一个巨大的耳光。航母的建造总成本一路狂飙,从40亿英镑涨到了64亿英镑,相当于人民币550亿。这还不包括后续的维修和运行费用。也就是说,这两艘航母从下水之日起,就成为了“超级吞金兽”,每年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让英国政府彻底“绷不住”了。

为了建造这两艘航母,英国甚至停掉了其他一些国防项目,相当于把所有鸡蛋都放进了一个篮子。但等到航母建好了,问题接踵而至:钱花光了,结果护航的舰艇不够、搭载的战斗机买不起,还得从盟友美国那里租F-35战斗机凑数。这是真正的“东拼西凑”。

财政困局,航母难以善终

航母难造,但难养才是最大的挑战。尤其对于如今的英国来说,经济已经不像维多利亚时代那样繁荣。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让“脱欧”前的英国雪上加霜,金融业受创、实体经济衰退,政府财政更是捉襟见肘。

多年来,英国的军费开支逐年缩水。据公开数据显示,英国国防预算占GDP的比例已经从冷战时期的5.9%下降到目前的2%左右。这还只是常规军费,更不要提航母这种“烧钱机器”了。一艘航母的年运行成本少则约7000万英镑,多则可能超过1亿英镑。一个本来就财政吃紧的国家,硬撑着两艘航母的日常开销,无异于举步维艰。

更糟糕的是,造好了航母,不代表它能好用。以“威尔士亲王”号为例,这艘航母的经历可以说比电视剧还狗血。2020年,主轮机舱的消防管道破裂,导致进水事故,配电板严重受损;2022年,航母准备执行跨大西洋任务,结果推进系统检测出问题,不得不中途返港维修。根据统计,“威尔士亲王”号从2019年服役到2023年5月,总共服役了1251天,却有411天都泡在了维修厂,真正漂在海上的日子只有267天。

有人可能会问,“伊丽莎白女王”号呢?情况也没好到哪去。2023年初,为了维修“伊丽莎白女王”号,从“威尔士亲王”号上零件都被拆下了来凑用。这种“拆东补西”的操作,听起来比老旧二手车行还荒唐。

如此一来,英国的双航母计划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没有钱解决问题,但没有航母又维护不了大国地位。更令人唏嘘的是,至今为止,这两艘航母并没有在任何实战中展现出它们的价值。

张召忠的预言,真的应验了?

还记得国内知名军事专家张召忠吗?

2019年,“局座”就曾给英国的“双航母”泼过冷水。他明确表示,英国两艘航母成为鸡肋,三年内无法形成战斗力,五年后可能考虑出售或者封存一艘航母,因为脱欧后的英国没有能力养这样的吞金兽。

有人当时对他的话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唱衰英国”。但现在看来,他的担忧未尝没有道理。

如今,英国的不少媒体和军事评论家也对这两艘航母感到失望,甚至建议“砍一艘”。具体来说,就是废掉一艘航母,集中资源养活另一艘航母,避免双航母系统彻底崩盘。

但问题是,英国真的敢砍掉一艘吗?

这里涉及到的不仅是军事,更是国家形象。既然当初是靠航母炫耀声势,现在突然撤掉一艘,岂不是告诉全世界:“我们真的没钱玩下去了!”

这无疑与英国政府当年高调宣扬的“复兴海军计划”背道而驰。

航母还是累赘?

“战略鸡肋”这四个字,或许就是眼下英国航母的真实写照。建造航母初衷是想让国家更强大,但现在却因为资金不足、运行不畅,反而成了制约发展的最大包袱。不仅如此,英国为了“养活”这两艘航母,不得不削减其他国防项目,整体战斗力反倒被严重削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