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范蠡:春秋末期最有头脑的商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范蠡:春秋末期最有头脑的商人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27376368_121157838/?pvid=000115_3w_a

范蠡,这位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远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帮助越王勾践复国雪耻,更在功成名就后急流勇退,三次经商成巨富,被誉为"陶朱公"。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著《范蠡》二篇,今佚。

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后定居于宋国陶丘(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自号“陶朱公”。

一雪前耻,鸟尽弓藏

在吴期间,一次吴王夫差召越王入见,越王伏于前,范蠡立于后,一时兴起的夫差问范蠡曰:“

寡人闻贞妇不嫁破亡之家,仁贤不官绝灭之国。今越王无道,国已将亡,社稷坏崩,身死世绝,为天下笑。而子及主俱为奴仆,来归于吴,岂不鄙乎?”

夫差此言,既有对范蠡的拉拢之意,也有对越国的轻视之态。范蠡的回答则展现了其非凡的智慧和远见:

“臣闻之,君不肖则谏,谏不听则去,去必有谋。今王无道,杀长立幼,残国杀母,群臣莫不有谋。臣忧其事,故来见王,为王陈其利害,在王所欲耳。臣岂得已哉?”

范蠡的这段话,既表明了自己对越王的忠诚,又巧妙地暗示了吴国的潜在危机。他的话让夫差深思,也让后人看到了一个智者的风范。

范蠡的一生,是智慧与远见的完美结合。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更在经商和隐退中展现了非凡的智慧。他的故事,至今仍激励着无数后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