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春困,活力满格!雨水节气养生全攻略
告别春困,活力满格!雨水节气养生全攻略
雨水节气,春雨绵绵,万物复苏。然而,春雨带来的湿气也容易导致人体出现困倦、乏力等"春困"症状。本文将从饮食和生活调养等方面,为您详细介绍如何在雨水节气做好健脾祛湿工作,告别春困,焕发活力。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传统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雨
水
时
节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开始。此时,气温逐渐回升,冰雪消融,万物在春雨的滋润下,开始吸收水分,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这表明,雨水节气前后,大自然呈现出万物复苏的景象,春天已然来临。
然而,春雨虽为万物带来生机,却也给人体健康带来了一些影响,其中较为突出的便是湿气问题。在雨水节气,随着空气中湿度的增加,人体的湿气也容易加重。湿气在体内积聚,会影响身体的正常运化功能。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视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正常,人体才能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气血,从而精力充沛。但当湿气过重时,会阻碍脾胃的运化,使得气血生化不足,进而导致人体出现困倦、乏力等“春困”症状。
“春困”非疾病
实为春日里常见的生理反应
中医解"春困"烦恼
关键在于健脾祛湿
雨水节气,饮食调养吃这些
春笋
推荐吃法:春笋香菇汤
食材:春笋、香菇、木耳、青菜。
做法:春笋洗净切块,香菇、木耳泡发切片,青菜切段。锅中加水煮沸,放入春笋、香菇、木耳,转小火煮15-20分钟,再加入青菜煮2-3分钟,调味后淋上香油即可。
功效:春笋香菇汤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对改善湿气重引起的身体困重有一定帮助。同时,春笋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血压、血脂,但需要注意的是,其降压降脂作用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手段,对于高血压、高血脂患者,仍需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豆芽
推荐吃法:陈皮炒豆芽
食材:陈皮、豆芽、青椒、红椒、蒜姜。
做法:陈皮泡软切丝,青椒、红椒切丝,豆芽洗净。锅中热油,先炒陈皮丝出香,再加入豆芽、青椒、红椒翻炒,调味炒熟即可。
功效:陈皮炒豆芽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陈皮能帮助调节脾胃气机,豆芽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二者搭配,对缓解因湿气重导致的脾胃不适有一定效果。
薏苡仁
推荐吃法:薏苡仁粥
食材:薏苡仁、大米、红枣。
做法:将薏苡仁与大米按1:2的比例煮成粥,可加入适量的红枣、枸杞等食材。
功效:薏苡仁粥具有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的功效。薏苡仁是中医常用的祛湿食材,与大米煮粥,既能健脾养胃,又能帮助身体排出湿气。
茯苓
推荐吃法:茯苓饼
食材:茯苓粉、面粉、白糖。
做法:将茯苓磨成粉末,与面粉、白糖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揉成面团,制成小饼蒸熟。
功效:茯苓饼不仅有健脾利湿的作用,还能安神助眠。对于湿气重且伴有睡眠不佳的人群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除了饮食调养,雨水节气的生活调养也很重要哦
1.保持充足睡眠
春天气候多变,人体生理功能也会随之发生一些变化,对睡眠的需求相对较高。为了缓解春困,建议晚上尽量在11点前入睡,避免熬夜。同时,中午适当进行午休,午休时间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这样可以有效补充体力,提高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2.适量进行运动
春季是开展户外运动的黄金时节。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运动,都能促进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通过运动,身体微微出汗,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湿气,从而缓解春困带来的不适。但运动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3.保持心情愉悦
在春季,人体的肝气较为旺盛,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情绪不稳定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进而加重身体的不适。因此,可以通过冥想、听舒缓的音乐等方式来放松心情,使肝气得以顺畅疏泄,这对减轻春困症状也有积极作用。
4.适当进行按摩
适当按摩头部、颈部、肩部等部位,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例如,用手指轻轻按摩头皮,或者对颈部和肩部进行揉捏、推拿等,不仅可以提高睡眠质量,还能有效缓解春困带来的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
在雨水这个充满希望的时节,跟随二十四从饮食和生活等方面进行调养,做好健脾祛湿工作,“春困”自然会远离我们,让我们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美好的春天。
本文原文来自上海市中医文献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