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酸痛与运动伤害傻傻分不清楚?一次看懂2大检查方式与6大运动治疗
肌肉酸痛与运动伤害傻傻分不清楚?一次看懂2大检查方式与6大运动治疗
运动后肌肉酸痛是很多人经常遇到的问题,但你知道这种酸痛是正常的肌肉疲劳还是潜在的运动伤害吗?本文将帮助你区分肌肉酸痛和运动伤害,并提供专业的检查方法和治疗建议。
「痠痛是因為運動後會乳酸堆積」、「運動後痠痛更要繼續動才會緩解」、「運動有痠痛才代表訓練有效」… 大家應該多少聽過這種說法吧!但是這樣的說法正確嗎?還是其實你得到的是「運動傷害」?
乳酸堆積通常6小時內會代謝,文獻指出運動後乳酸是否產生並不是造成痠痛的原因,且若是運動已傷害造成肌纖維損傷,再持續運動反而會進一步產生更嚴重的磨損。
鐵腿又稱「延遲性肌肉酸痛」
運動傷害與運動過度所產生的肌肉酸痛並不相同,肌肉酸痛是我們一般常說的「鐵腿」,在醫學上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 DOMS)
而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為肌肉細胞在運動後產生超微結構損傷,24-72小時會有最強烈的疼痛感,而且會有以下症狀:肌肉緊繃僵硬、肌肉張力上升、伸展力下降、肌肉腫脹、因疼痛活動角度受限、肌力下降、牽連周遭筋膜出力方式改變。
鐵腿一般不會尋求治療,但若鐵腿維持3-5天之後,都沒有改善,則會進到醫療部分,懷疑是肌肉受傷,才會接上診斷與運動醫學治療。
運動傷害臨床檢測方式:觸診、超音波掃描
如果肌肉酸痛的情形經過3-5天後仍未改善,這時候,會需要進一步評估,確認是否為運動傷害,而醫師、物理治療師會以觸診和超音波掃描做評估:
- 觸診:確認疼痛位置(肌肉、肌腱、韌帶或關節囊)或摸到肌肉的結節
- 超音波掃描:協助觸診評斷的組織受傷位置、深度,並確認肌肉動作時的狀態,與周遭筋膜、肌腱之間的滑動是否順暢
鐵腿不用過度擔心:運動醫學可以根治
- 徒手治療
- 緩解疼痛:肌肉持續緊繃狀態,肌纖維會僵硬形成條索狀,按壓時會有一個特別痛的點,稱為激痛點
- 提升復原效率:加速該區域血液循環
- 軟組織鬆動:鬆動包覆在肌肉纖維外的肌筋膜與肌肉束
- 低強度超音波:物理性地加速血液循環和促進細胞修復,刺激神經受體減緩疼痛感
- 溫度治療:冷療/冷水療,水溫約11-15度,浸泡時間約11-15分鐘
- 壓力襪/ 循環機的壓力處理:運動後穿戴壓力襪(18-21mm)的壓力襪或者使用循環機
- 伸展放鬆運動:低強度的放鬆活動將緊繃的肌肉慢慢鬆開,可用滾筒或壓球處理;伸展活動時間每次伸展可以約20-30秒, 一個部位可以重複3次
- 口服藥物/ 營養品:NSAID/ BCAA(支鏈胺基酸)/ 魚油/ 抗氧化的補充品
正常的肌肉狀態是富有彈性的,但若長期拉扯或急性受損,自然的保護性反應會僵硬及發炎,若沒有治療導致肌肉持續僵硬而失去功能,連帶會產生周遭組織的代償作用,比如關節因減少活動而有沾黏現象,甚至會讓一些非受傷的肌群有不適感。若運動後肌肉痠痛症狀嚴重,務必盡快就醫診斷及治療!當然,最好避免運動傷害的方式,就是要先做好「運動進程規劃」,切莫貪心一次在強度或耐力上增加過多導致身體過度的負荷,想要學習如何規劃運動進程以及健康管理,歡迎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