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嘶哑,别不当回事
声音嘶哑,别不当回事
声音嘶哑是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但很多人往往不以为意。殊不知,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重要预警信号。本文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声音嘶哑的各种可能原因、预防措施和诊疗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关注和保护自己的声带健康。
王先生患的声带白斑(白色箭头)(喉镜检查图)
声带白斑: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警讯
王先生是一名55岁的商户个体,平时喜欢抽烟喝酒。近一两个月来,他发现自己说话时声音沙哑,起初并未在意。但随着时间推移,症状逐渐加重。在家人陪同下,他来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他的声带上长了白色的肿物。幸运的是,通过及时的手术治疗,王先生已经基本康复,并按照医嘱戒烟,定期复诊。
这个案例中的白色肿物,医学上称为声带白斑,主要见于有多年吸烟、酗酒史的中年男性,属于喉癌的癌前病变,约10%的患者可能发展为喉癌。据医生介绍,如果不及早治疗,可能会演变为喉癌(如2023年奥斯卡获奖电影《奥本海默》中物理学家奥本海默所患的肿瘤)。
正常人的声带呈珠白色,光滑有韧性(白色箭头)(喉镜检查图)
声音嘶哑的其他常见原因
除了良恶性肿瘤,声音嘶哑还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1. 急慢性炎症
喉部急性炎症常在感冒、熬夜、大量抽烟、酗酒后出现。急性炎症引起的声嘶,通过1~2周左右的休息都能康复,如无好转可行雾化吸入、喷喉药物治疗等;慢性炎症则需要矫正发声方式,如改变大声说话习惯,避免长时间说话,戒烟、酒,以及专科的药物治疗等。
声带的急性炎症,充血明显(白色箭头)(喉镜检查)
2. 过度说话
长时间过度发声导致声带的血管里血流改变,引起声带水肿。这种情况常见的病友包括:人民教师,音乐家或歌唱家,职业演员,售货员等需要长期大声说话的职业。严重者如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则需手术治疗。
3. 外伤
车祸、高空坠落引起的喉部外伤,引起声带的损伤或运动关节脱位,以及远期的疤痕形成都会引起声音嘶哑。外伤后需及时就诊,根据专科医生意见进行治疗和随访。
4. 神经问题
各种原因引起的控制声带运动的神经(喉返神经)功能障碍均可引起声音嘶哑。尤其对于中年人群,如果声嘶而检査发现声带本身没有病变的话,需要进一步检査排除脑、甲状腺、颈部、食管、肺等部位长肿瘤的可能。此外,全身麻醉清醒后也可能由于麻醉过程中的插管导致声带运动关节脱位出现声嘶。这类情况需要根据专科医生意见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5. 精神原因
常见于青年女性,多有情绪激动或精神刺激的病史,如过度的悲哀、恐惧、忧郁、紧张等。多在说话时突然声嘶,但咳嗽、哭笑时仍正常,也可能骤然恢复正常,我们专科医生也称这种情况为癔症,需根据专科医生意见进行诊断和治疗。
6. 先天性疾病
多见于刚出生的小宝宝,耳鼻喉科的专科检查科发现声带的结构异常,如喉蹼、喉裂、声带沟等畸形。需要根据专科医生意见进行诊断,随访或治疗。
7. 年龄激素水平变化
由于年龄、性别、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在变声期、女性月经期以及老龄阶段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这类情况门诊定期随访即可。
声音嘶哑的预防
声音嘶哑虽然常见,但通过一些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 首先是戒烟,吸烟人群戒烟,非吸烟人群应避免二手烟伤害;
- 适当控制饮酒,少量饮酒,如身体出现不适感,停止饮酒;
- 避免一些不洁的生活习惯,如导致HPV病毒感染的不良性行为;女性发生性行为前考虑接种HPV疫苗;
- 尽量避免接触污染的空气和环境。如因工作性质必须接触一些污染的气体和环境,则在工作中做好口面罩防护措施,定期体检;
- 避免食用霉变和腐败食物,少食或不食腐乳类食物,良好的饮食习惯可减少对身体的不良危害;
- 用嗓较多的职业应学习正确的发音方式,避免大声说话,注意声带休息;
- 当今社会工作压力大,长期的生活不规律可能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进行适量的运动,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
- 重视喉部的特殊疾病,如癌前病变——声带白斑和喉乳头状瘤,如果患有这些病变,应尽早就医治疗并定期复查,避免这些疾病的演变为喉癌。
声音嘶哑的检查和诊疗
如出现声音嘶哑,尤其是持续超过1个月无好转趋势或逐渐加重,应及时就医,专业的问题找专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医生会根据您的情况给予合适的建议,如喉镜检查或CT检查等,根据不同的原因给予专科的针对性药物或手术治疗。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