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报告单中,白细胞指标都代表什么?发现有“箭头”怎么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血常规报告单中,白细胞指标都代表什么?发现有“箭头”怎么办?
引用
网易
1.
https://3g.163.com/news/article/JEPU8PU405569MNY.html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其中白细胞指标的变化往往能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然而,面对报告单上各种箭头和数值,很多人会感到困惑和担忧。本文将详细解读白细胞相关指标的临床意义,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检查结果。
白细胞数量和分类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指标。白细胞主要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三大类;其中粒细胞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机体状态变化可引起白细胞数量和分类发生改变
1. 白细胞数量增高
- 生理性增高:主要见于月经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兴奋激动、饮酒等;新生儿和婴儿高于成人。
- 病理性增高:主要见于各种细菌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或坏死、白血病、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机磷农药等化学药物急性中毒,应用某些升白细胞的化学药物也会导致白细胞升高。
2. 白细胞数量减少
- 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 应用药物,如磺胺类药物、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物、生物制剂等。
- 可见于革兰阴性细菌感染(伤寒、副伤寒)、原虫感染(黑热病、疟疾)、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变化更能反映机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
1. 中性粒细胞
- 生理性增高:主要见于年龄、妊娠、运动等。
- 病理性增高:常见于局部感染(脓肿、阑尾炎等)、全身感染(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等)。
- 降低:常见于病毒感染、血液系统疾病、抗肿瘤化疗后等。
2. 嗜酸性粒细胞
- 增高:常见于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某些恶性肿瘤等;
- 降低: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严重烧伤、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3. 嗜碱性粒细胞
- 增高:常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转移癌、铅中毒等;
- 减低:常无临床意义。
4. 单核细胞
- 增高:常见于伤感感染、结核、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单核细胞白血病等;
- 降低:常无临床意义。
5. 淋巴细胞
- 增高: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百日咳、肿瘤、结核病、传染性肝炎等;
- 降低:见于接触放射线、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化脓性感染等。
一般情况下,白细胞数量增多,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性大;淋巴细胞增高,提示病毒感染可能性大。但也要借助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SAA)、白介素-6(IL-6)等炎症性指标来进行鉴别诊断。
经过上面的讲解,相信大家对血常规报告单中白细胞指标有了初步了解。没有临床症状且数值在参考区间内上下波动,不必过于担心,关注身体变化并定期复查即可!
热门推荐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类型的字母标识方式
掌握正确使用鼻喷雾剂的方法
“吭”字的读音、释义及组词详解
血脂检查前要注意什么事项
体检前抽烟会影响什么指标
空气净化器可减少托儿所的疾病
乌梅汤是酸梅汤吗?乌梅汤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一到姨妈期间就长痘怎么办
生煎香飘申城内外,历史渊源话传奇;底脆馅鲜成一绝
微量元素铬:身体健康的“小卫士”
美国禽流感新毒株再次感染牛群和人类,我们该担心吗?
牛黄的来源与应用
中国光刻胶,离日本还有多大差距?
驾乘险赔付纠纷:法律适用与争议解决实务探析
电瓶车充电桩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标准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电信副卡流量主卡能看到吗?主卡用户权限解析
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汶川地震后建成的现代化三级公立康复医院
八卦的五行之性及类象
天珠是什么及其形成过程了解 天珠的由来及特征详解
梦见和领导在一起是怎么回事
我国10大“黑色系”蔬菜,黑萝卜有东洋参美名,10款美食一战封神
大数据培训需要什么基础
氟马西尼注射液作用及使用指南
顺义消化专家讲解:胃肠镜检查后,饮食与注意事项全知道!
2024河南高考卷子是什么卷?是甲卷还是乙卷呢?
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筛查项目有哪些?三分钟带你全面了解~
揭秘二胎备孕检查具体有哪些项目?大约需要花费多少钱?
外墙抗碱封闭底漆的重要性,透明底漆和黑色底漆该如何选择?
美陆军多域特遣部队发展介绍及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