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报告单中,白细胞指标都代表什么?发现有“箭头”怎么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血常规报告单中,白细胞指标都代表什么?发现有“箭头”怎么办?
引用
网易
1.
https://3g.163.com/news/article/JEPU8PU405569MNY.html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其中白细胞指标的变化往往能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然而,面对报告单上各种箭头和数值,很多人会感到困惑和担忧。本文将详细解读白细胞相关指标的临床意义,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检查结果。
白细胞数量和分类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指标。白细胞主要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三大类;其中粒细胞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机体状态变化可引起白细胞数量和分类发生改变
1. 白细胞数量增高
- 生理性增高:主要见于月经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兴奋激动、饮酒等;新生儿和婴儿高于成人。
- 病理性增高:主要见于各种细菌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或坏死、白血病、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机磷农药等化学药物急性中毒,应用某些升白细胞的化学药物也会导致白细胞升高。
2. 白细胞数量减少
- 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 应用药物,如磺胺类药物、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物、生物制剂等。
- 可见于革兰阴性细菌感染(伤寒、副伤寒)、原虫感染(黑热病、疟疾)、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变化更能反映机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
1. 中性粒细胞
- 生理性增高:主要见于年龄、妊娠、运动等。
- 病理性增高:常见于局部感染(脓肿、阑尾炎等)、全身感染(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等)。
- 降低:常见于病毒感染、血液系统疾病、抗肿瘤化疗后等。
2. 嗜酸性粒细胞
- 增高:常见于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某些恶性肿瘤等;
- 降低: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严重烧伤、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3. 嗜碱性粒细胞
- 增高:常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转移癌、铅中毒等;
- 减低:常无临床意义。
4. 单核细胞
- 增高:常见于伤感感染、结核、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单核细胞白血病等;
- 降低:常无临床意义。
5. 淋巴细胞
- 增高: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百日咳、肿瘤、结核病、传染性肝炎等;
- 降低:见于接触放射线、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化脓性感染等。
一般情况下,白细胞数量增多,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性大;淋巴细胞增高,提示病毒感染可能性大。但也要借助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SAA)、白介素-6(IL-6)等炎症性指标来进行鉴别诊断。
经过上面的讲解,相信大家对血常规报告单中白细胞指标有了初步了解。没有临床症状且数值在参考区间内上下波动,不必过于担心,关注身体变化并定期复查即可!
热门推荐
生物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的区别
人脸风格迁移 + StyleGAN 的最新玩法
巴氏杀菌技术详解:原理、过程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办公信创:主流国产操作系统大汇总与优缺点对比
员工辞职时享有哪些权利义务
三元催化器清洗剂大揭秘:真有效还是智商税?
如何评估办公家具的美观性与协调性
如何设计出舒适的房间布局?这样的布局设计有哪些要点?
如何装修室内并营造温馨的氛围?室内装修的灯光设计要点有哪些?
汽车轮胎生产日期,到底该怎么看?
如何理解低成本投资的机会?这些机会对投资者有什么吸引力?
明代“廷杖”制度是一个怎样的制度?明代皇帝为何那么喜欢用它?
每周跑三次,每次5公里,到底有多大作用?科学数据告诉你答案!
金疮小草(Ajuga decumbens):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
小草的成长之路(从种子到绿茵)
生命力顽强的黄荆树,全身都是宝,从叶子到枝干,都有丰富的价值
76岁作家跌倒后脑着地,医生提醒:一成患者恐有后遗症
精准掌握消费者需求:服装品牌如何通过全域分析优化营销策略
哮喘对心脏的影响
思考多元化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报告
越南,电驴出海的下一个「战略要塞」
涨知识|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怎么搭配才合理?
引领便民新变革:新车上牌全程网办,车主省时更省心!
21196.18千米、4.3万余处……长城“家底”首次清晰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长城保护:踵事增华 久久为功
为什么人类在野外很少受到野生动物攻击?
如何在美国保护自己免受棕熊的侵害
小区健身器材安装位置规定标准
中秋节广东自驾游赏月必去景点推荐,5个广东省内中秋赏月绝佳景点推荐
如何去除不锈钢锅上面的黑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