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的学问:从8杯水到晨起第一杯,这些喝水误区你中招了吗?
喝水的学问:从8杯水到晨起第一杯,这些喝水误区你中招了吗?
喝水是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关于喝水的种种疑问却困扰着很多人:每天到底需要喝多少水?吃饭时能不能喝水?千滚水和隔夜水到底有没有害处?晨起第一杯水该喝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每天8杯水”是否有科学依据?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研究员张娜表示,8杯水的说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需要考虑杯子的容量。通常所说的“8杯水”,指的是每杯200~250毫升。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我国成人的饮水量中位数为1488毫升,其中男性为1679毫升,女性为1370毫升。在温和气候条件下,轻体力活动水平的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升,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升。按每杯200~250毫升计算,大致就是每天8杯水。
你每天需要喝多少水?
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每天需要的水量:
人每天需要的水量 = 代谢消耗的水 + 排泄(呼吸、出汗、尿液、粪便)出去的水
理论上,每消耗1000卡能量,需要11.5毫升水。对于日常消耗约2000千卡能量的成年人来说,需要的水分大约在20003000毫升。
那么,每天间隔多久喝一次水比较科学?一次应该喝多少?专家建议,维持主动、规律的饮水方式,比如每隔两个小时,喝200毫升左右的水。因为等到口渴时,机体已经开始调节缺水状态了。
喝水太多会“水中毒”吗?
水中毒是指短时间内大量饮水超过了肾脏代谢能力,导致体液浓度降低,血浆钠离子浓度减少,血液稀释,血浆蛋白质总量、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减少等问题。
医生提醒,短时间内大量、快速饮水可能会引发水中毒症状,包括细胞水肿、脑压上升、肺充血、肾脏损害、肌肉损害等,甚至有生命危险。肾功能不全人群和运动员或高温作业者需要特别注意,建议分次饮用含有电解质的水,避免过量饮水导致的电解质紊乱。
吃饭时能喝水吗?
经常有人认为“吃饭时不能喝水,会稀释胃液”。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我们吃进去的蔬菜或汤类本身就含有水分,正常的饮水并不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喝含糖饮料等于喝水吗?
含糖饮料并不等同于水。研究表明,喝水可以调节机体的水合状态,让身体维持良好的状态;而含糖饮料尽管也是液体补充,但对水合状态有负面影响,反而可能增加脱水风险。
千滚水、隔夜水致癌吗?
千滚水和隔夜水并不会致癌。虽然随着煮沸次数增加、放置时间增加,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确实会增加,但增加的量并不足以对健康产生很大风险。一般来说,千滚水、隔夜水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如果一杯水长时间放置或受到细菌污染,就有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晨起第一杯水喝啥更健康?
- 淡盐水:不推荐喝。我国居民盐的摄入量已经远远超过了5克的限制,没有必要额外补充盐。
- 蜂蜜水:蜂蜜中70%以上的成分都是糖,饮用蜂蜜水会增加高血糖风险。对一些特殊生理阶段的人群,或者本身胃肠道功能较弱的人群来说,不推荐喝蜂蜜水;胃肠功能比较弱的老年人,也不推荐晨起喝蜂蜜水;一岁以内的小宝宝,也不建议喂蜂蜜水。
- 苏打水:苏打水呈弱碱性,晨起空腹状态不适合喝苏打水。
- 柠檬水:空腹喝柠檬水,可能会刺激胃部,不适宜胃溃疡患者。
- 白开水:晨起一杯水的最佳选择是饮用白开水,水温以接近体温为佳,喝水量最好在100毫升左右。
正确喝水,牢记这5点
-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
- 水温在35~40℃最适宜
- 小口慢喝,别大口猛灌
- 别用饮料代替喝水
- 即使天热也尽量少喝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