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中国上海学龄前儿童鼻炎和鼻结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风险因素
研究揭示:中国上海学龄前儿童鼻炎和鼻结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风险因素
近年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儿童群体中。然而,关于中国学龄前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最新流行病学数据仍然相对匮乏。近期,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的研究团队在《国际儿科耳鼻喉科学杂志》(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首次系统地探讨了中国上海3-6岁儿童鼻炎症状的流行情况,并深入分析了这些症状与潜在风险因素之间的关联。
研究团队采用经过验证的国际儿童哮喘和过敏症研究(ISAAC)问卷,对6183名3-6岁儿童的家长进行了调查,收集了关于鼻炎症状和潜在风险因素的详细信息。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研究人员评估了各种风险因素与过敏性鼻炎和鼻结膜炎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3-6岁儿童中,曾经患有鼻炎的比例为32.6%,目前患有鼻炎的比例为29.2%,经医生诊断患有鼻炎的比例为14.3%,目前患有鼻结膜炎的比例为11.3%。值得注意的是,男性儿童的患病率普遍高于女性儿童。从季节分布来看,秋季是鼻炎症状的高发期。
进一步的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揭示了多个重要的风险因素。其中,过敏性疾病史和去年使用扑热息痛与目前鼻炎和鼻结膜炎的风险增加呈正相关。使用抗生素仅是目前鼻炎的独立重要风险因素。遗传因素,包括父母患鼻炎、哮喘和湿疹的历史,与目前鼻炎的患病率有显著相关性。此外,家庭环境因素如家中吸烟、街道上的重型卡车交通、地板采暖系统等,也被证实是鼻炎和鼻结膜炎的独立风险因素。而每周清洁房屋少于一次仅与目前鼻炎有关。
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表明各种因素与目前鼻炎之间的相关性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中国上海3-6岁儿童鼻炎的流行病学特征,还明确了多个重要的风险因素。这些发现将为政策制定者和医学专家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他们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以降低儿童过敏性鼻炎和鼻结膜炎的发病率。
原始出处:
Jie Ren, Chengdong Wang, Pingbo Zhang et al.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risk factors of rhinitis and rhinoconjunctivitis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in Shanghai, China.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 Apr 2024
本文原文来自梅斯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