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演义:最强十大战将武力排行榜
西汉演义:最强十大战将武力排行榜
《西汉演义》是一部以秦末群雄并起、楚汉争霸为背景的古白话小说。虽然书中包含许多历史真实人物,但整体剧情更偏向于艺术加工,尤其是大量单挑、斗将的情节设计,虽不符合战争常识,却极具吸引力。本文将基于书中描述,按照战绩为主、描述为辅的原则,为您呈现十大战将的武力排行榜。
第十位:灌婴
灌婴的战绩虽不算突出,但也有其亮点。他曾连败两员汉将,这引起了樊哙的不满,两人交战十余合不分胜负,这也让灌婴得到了刘邦的赏识,从而加入汉军。另外,灌婴曾与项羽交战十余合,虽然最终不敌,但敢于与项羽单挑这一点在书中已属难得。值得一提的是,项羽麾下的大将龙且正是死于灌婴之手,尽管并非一对一的对决。
第九位:魏豹
魏豹,即魏王豹,是书中典型的有勇无谋的武将代表。他被韩信的兵锋震慑而归顺刘邦,但在睢水之战中却遭遇惨败。不过,魏豹的武艺不容小觑,他能与项羽大战二十合,最终在枪里夹鞭之下落败。能与项羽打到这个程度,足以证明他在众多猛将中的实力。
第八位:杨喜
杨喜因分得项羽尸体的一部分而获得封赏,尽管资历和战功并不突出,却也封了一个小侯爵。他最耀眼的战绩是与项羽交战二十余合才败北,成为书中仅有的三位能与项羽战至20+回合的武将之一,间接对比下强过灌婴,与魏豹实力相当。
第七位:王陵
王陵是一位全面的武将,擅长刀枪双绝。他使枪时曾与项羽对战二十余合,自知不敌而败走。项羽认为王陵的枪法不同寻常,不可追击,这表明王陵的实力得到了项羽的认可。相比之下,王陵的刀法略逊于枪法,曾二十合被英布打得“刀法渐怯”。但纵观全书,王陵的实力足以跻身最强十将之列。
第六位:龙且
按照武力排行榜的惯例,战绩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而龙且在这方面确实有所欠缺。整部书中,龙且与季布、钟离眛等项羽麾下的大将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斗将战绩。但龙且被作者明确点名为项羽麾下第一猛将,因此将其列入榜单第六位,高于与项羽有直接交锋但战绩不惊艳的其他四位将领。
第五位:陈豨
陈豨的武力定位颇具争议。他与樊哙和周勃联手三十合不分胜负,显示出不俗的实力。但他在樊哙、王陵、周勃、周昌五人围攻下落败,以及在与项羽的交锋中十合就被击败,又让人对其实力产生怀疑。综合来看,陈豨的实力应位于中游水平。
第四位:樊哙
樊哙是刘邦麾下的武力担当,使一柄方天画戟,勇冠三军,连项羽都对其不吝称赞。他的武力难以准确定位,既有出色的战绩如五十合战平英布,也有与人群殴的不光彩记录。综合来看,樊哙的实力应介于一流和二流之间。
第三位:章邯
项羽出场之前,章邯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尽管年事已高,但仍能在五十合内战平英布,说明其实力与英布相当。与项羽的交锋中,五十合不敌项羽,但考虑到年龄因素,章邯的实力仍值得肯定。
第二位:英布
英布是仅次于项羽的二号大将,使用开山大斧。他与项羽交手五十合不分胜负,是书中唯一能与项羽战平的战将。从与其他将领的交锋来看,英布的实力略强于章邯,但与项羽之间存在明显差距。
第一位:项羽
“羽之勇武,千古无二”这话不仅适用于历史,在小说中同样毫无争议。项羽一匹乌骓马,一杆火尖枪,塑造出这位无敌霸王。纵观全书,身经数十战未逢一败,甚至能在他马前坚持五十回合都称得上当世一流。
我们先来看看项羽的恐怖战绩:
- 不到二十合击败董翳、司马欣联手
- 五十回合击败章邯
- 不二十合生擒王离
- 二十余合败申阳、张耳联手,刺死申阳
- 十合败吕胜、杨武联手
- 面对樊哙、周勃等多人联手不分胜负
- 二十合鞭打魏豹
- 二十合令王陵败退
- 与英布交手五十合不分胜负
- 战平王陵、柴武联手
- 战樊哙、周勃、王陵、灌婴四将平手
- 数十合败樊哙、周勃、王陵、卢绾联手
- 战靳歙、卢绾二将联手,鞭打卢绾
- 五十合杀孔熙,败陈贺
- 战平王陵、卢绾、曹参、英布、彭越、周勃、张耳、臧荼八将联手
- 战薄昭、孙可怀、高起、张仓,戚思五将二十合,枪刺孙可怀,马冲戚思
- 战陈豨、傅宽、柴武、吴芮四将不十合取胜
- 十余合败灌婴
- 二十合鞭打杨喜落马
这些只是项羽战绩的一部分,至于其他秒杀单人或多人联手的情况就没必要一一列举了,总之项羽在这部书中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除了英布与之战平外,其他单打独斗全部都是胜绩,更恐怖的是即便多人联手,项羽依旧未逢一败。
此外,由于项羽战绩多,所以成了很好的测量标准,刚才提到的诸将排名,大多与他们对战项羽时的表现有关。其实除了项羽等几位明显高人一等的战将外,其他如排名相对靠后的杨喜、灌婴等对比夏侯婴、董翳、司马欣并无太大优势,感觉上作者似乎只顾着突出项羽,所以笔墨主要都在他身上。加上这部书只看过一遍,很多情节已经记不清了,故而若有错漏之处,还望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