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医大师徐景藩:肝脾肾三脏同治愈久利(慢性结肠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医大师徐景藩:肝脾肾三脏同治愈久利(慢性结肠炎)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27A058BN0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的炎症性肠病,与结肠癌关系密切,被世卫组织列为难治性疾病之一。首届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从中医角度对该疾病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独特的诊疗思路和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徐景藩教授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学术经验。

病因病机分析

徐景藩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中可归为“泄泻”、“痢疾”范畴,若病程在3个月以上,则称为“久利”。其病机关键在于:

  • 脾虚生湿,运化失职:脾失健运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相混,水走肠间而为下利泄泻。湿邪内蕴,肠腑传导失司,通降不利,气血瘀滞,兼以湿热损伤脂膜、血络,则便泄并带有赤白黏冻。

  • 肝木乘脾,肾阳不足:脾运化、升清需赖肝之疏泄。若情志抑郁,肝失条达,气机郁滞,横逆犯脾,则可使脾运失职,而致下利。肾为先天之本,命门之火能助脾胃腐熟水谷。若肾阳不足,命火虚衰,则不能温煦脾土,运化失职,引起下利。

  • 病程日久,三脏同病:久恙不愈,病机错杂,肝脾肾三脏互相影响,最终导致三脏同病。病理因素除湿、热外,若病及于血,血热、血瘀也是二大病理因素。

治疗原则与方药

徐景藩教授提出“健脾为先、抑肝温肾,清化行瘀兼施”的治疗原则,并创制了黄芪香参汤、连脂清肠汤等方剂。

  • 黄芪香参汤:黄芪补气托毒排脓,收敛生肌;白术、茯苓健脾化湿;山药补而不滞,益肺气而滋脾肾;焦楂曲健脾消食助运。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木香行气止痛,醒脾开胃。两药合用,取叶天士香参丸意,清热行气止痢。

  • 连脂清肠汤:白芍和营柔肝,与甘草相配,缓急止痛,泻利咸宜;与山药相合,能补益脾肝之阴,防过燥伤阴。防风辛散,可协助白芍、白术以舒肝脾;补骨脂温肾止泻。黄连苦寒,有泻火燥湿,清热解毒之功。

  • 凉血行瘀:凉血如地榆、侧柏、槐花、丹皮等,均为常用之品。仙鹤草既能凉血止血,又擅行瘀补虚;紫草凉血行瘀,用常规凉血药效欠著者,加入紫草常获良效。

特殊治疗策略

  • 久利伤阴、益养调中:久利患者虽多表现为气、阳不足,但往往累及脾胃之阴。徐景藩主张在补脾阴的同时必须顾及补益脾气,俾补脾阴而不过于滋腻,补气而不过于温燥。

  • 风药胜湿、化痰治利:在健脾药中佐以羌活、防风、秦艽等风药,每可提高疗效。对于大便黏液较多,或兼有慢性咳嗽痰喘之候的患者,提出了“化痰治利”的观点,即在辨证的基础上配合化痰法。

特殊治疗方法

  • 中药灌肠:常用方药为地榆30克,石菖蒲20克,白及10克。三药相合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收敛生肌之效。脓血便明显者,加黄柏15克,败酱草30克,紫草15克;腹泻次数过频者,加石榴皮20克,秦皮10克;大便干结有血者,加生大黄10克。

  • 散剂治疗:一般脾虚证患者,处方用山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总量约500克,同炒,研极细末,过筛。另嘱病家备米粉1000克,分别贮于干燥瓶罐中,加盖密闭防潮。每次取药粉约30克,米粉约60克,再加白糖适量,加水调匀,边煮边搅拌,煮熟呈糊状服下,每日1~2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