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象”和“像”及“相”有什么区别,应该是想象还是想像,可否全部用象或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象”和“像”及“相”有什么区别,应该是想象还是想像,可否全部用象或像?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02/10/30030045_1122135061.shtml

导读:在中华文化中,"象"、"像"和"相"三个字的使用常常让人困惑。本文从字源、历史演变到现代用法,详细解析了这三个字的区别与联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汉字。

"象"和"像"的本质是什么?

此前,很多人也很纠结关于像和象的问题,曾陷入迷惑之中,现在看来算是看开了些,不要太过于拘泥。其实个人认为象和像某种程度上说是通假字也可以,也可以认为是两种不同描述。“象”和“像”很像哲学中的“物”与“心”的关系,没有物就没有心,其实心也是由物组成,只不过能感知形成意识。像本质上是物象的组成,但“像”又不是“象”,你看见一个人,其实你看到的本质是人像而不是象,你眼中的像只不过是由光量子形成,但光量子是实实在在的物象。所以你可以说你看象,但你看到的是像,而摸象才是真正的摸象,但摸出来的象其实是你脑中形成的像,也就有不同人摸出不同象,看见不同象的说法。

简单的概括就是是实实在在的物象,无关意识形态,是万物客观存在的样貌,至于象长什么样只有上帝知道,所谓的真物。人因为主观意识,只能感知到像,但很多时候我们都把直观的'像’当做'象’。不同眼睛或耳朵感知到的像是有差距,理论上不能直接称象。记住,物象不会因为任何人或者感官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物象本身就是真理,没有人可以窥见真理,只能说无限接近真理

是由组成的,是的,你眼睛看到的像其实光能量子组成,耳朵听到的声音其实是空气分子碰撞你的耳膜,你双手触摸物质的感觉也是大脑神经细胞连接而后模拟成像。说到这里其实大家应该能明白了,万象指的是你对面的物象万像指的是你意识里的物像,这不就是哲学中所说的物质(物)意识(心)的两面性吗?所以人感知的永远是对象,但感知到的永远是。如果没有镜子你就不知道你自己是谁。

这样子所有问题就解开了,那些人之前一直争论不休的,到底是想象还是想像,这就涉及到你用词的本意或着重点是想描述对面,还是你自己的感知。简单说想象是指很远很远的那个象,而想像是指你脑海里正在呈现的像。到底选择描述正面还是描述对面?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所以出现了争论。理论上来讲都正确,要描述的东西也都是同一个。举例:请你想象一下孙悟空,但是大家脑海里的想像完全不是一个画面。想象和想像都用得对,但是既然大家都习惯用录像、或许用'想像’会比较统一,都是在描述自己意识里的东西,而不是对面,但是目前更多的使用习惯是偏向想象,不过相机的录像和人的印象不是有相同之处吗?

既然"像"和"象"是描述自己和对方的问题,那么再去纠结描述形态和画面用词有意义吗?

有人认为"图像"应该用"",而不是"图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争论?理论上讲,物象、大象都是真实客观存在的对面之象,绝不是你意识里的像,只要描述对面的物象用象是没有错,比如现象、景象。但是问题来了,当出现意象和图像呢,在笔者眼里,意象不是普遍公认的客观存在,所以应该用意像,不同人意会到的像不同。但也有人说意象是脑子里神经连接的客观存在,这个我没有办法反驳,正所谓自己的里边也有对象,脑子里有神经,神经里有细胞,如果不再区分可能有些乱。图像应该描述的是主观捕捉得到的画像,而图象=物象,指凹凸有形的客观存在的对面物象。一般来讲描述主体相机拍摄"图像"或者主体人记录的是"画像",描述对面客观凹凸有型的不以人/相机的意识而改变的物体图形称为图象=图形象。因为人造出来的雕像立马变成客观的对象,只不过这个对象某种程度上是在仿一人或者拟一物。现实的用法常常是明显的描述拟一人或拟一物的用"像",形容趋势或者图形的用"象",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象都用象,比如雕像。举例:这座雕像是雷打不动绝对真实的物象,雕像只不过是拟一人。

所以讲,在区分描述客观和主观之外,是否用于描述仿人或者拟物、描景,用词的方式也可以不同。举例:这个图像是描述一个人上山打猎的情景,另一个图象是描述山上不同位置海拔的趋势图。即使理解,但也还是很困难的区分,本质上来讲"像"和"象"是相对的,也是相联的,即使有些象地球上不存在,但也还是相联的虚象。举例,海贼王中的路飞雕像在熊本很壮观。其实路飞不过是一个虚象,当然你也可以说路飞是某个现实人物的象征。

大家对关于"像"和"象"的讨论和论述

在一些社区讨论中,有人认为除了表示"大象"之意,其他应该全部采用"像"来表示。也有人认为除了表示"类似"之意,其他应该用"象"来表示,这样避免使用时混淆。如果可以,大家想用"象"和"像"中的哪个来表示,到底是选择描述对面还是描述自己?单用一派行得通吗?

只描述自己的感知:想像、意像、景像、现像、画像、图像。。。
只描述对面的客观:想象、意象、景象、现象、画象、图象。。。

部分网友的观点↓
浙大教授对象和像的辩解如下↓

关于"像"和"象"及"相"的历史及古人对它们的运用

1、关于"象"字
"象"字的本义为动物名,即"大象",这点是大家所知道的,汉字的形状起初很像竖着脚的大象,并不是四脚踩地的大象。象,原意指动物大象,后来引申成为物体的形状,自然界的外观和表面之形。笔者个人认为象字侧重于外表和外形,指的是表面,人只能感知物体的表象,是片面的。

象字的演变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
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写道:"象,长鼻牙,南越大兽,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当时的中原或许已经没有了大象的踪迹,遂描述的是南越大象。

2、关于"像"字
名词,1、指人物的图画或雕塑。如:「人」、「画」、「雕」。 2、指形貌;容貌,动词,相貌相似,如像谁,好像;

像,似也。——《说文》。段注:"然 韩非之前只有象字,无像字。韩非以后小篆即作像。许断不以象释似,复以象释像矣。系辞曰,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又曰,象也者,像也。…盖象为古文,圣人以像释之。虽他本像亦作象。然 郑康成、 王辅本非不可信也。凡形像、图像、想像字皆当从人,而学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废矣。"

3、关于"相"字
查询汉字:相
相字编码:CJK 统一汉字 U+76F8
相字繁体字:相
相字部首:目
相字拼音:xiāng,xiàng 两种声调
相字笔画:9
相字结构:左右结构
相字五行:木
相字首尾分解:木目
相字部件分解:木目
省視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詩》曰:"相鼠有皮。"

相字的形态似乎不太固定,目在上下左右都出现过,由甲骨文的左木右目上目下木→...(最后固定的)左木右目;
有人理解为最初的含义是指观看树木,表示先民爱看树,而不是树木看人或者以树代人然后互看。但笔者个人认为应该也有以木象征人,从而达到天下之人互看而相认。

清代古文字学家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引戴侗日:"相,度才也。工师用木,必相视其长短、曲直、阴阳、刚柔之所宜也。相之取义始于此会意。"

从上面的这句话中,或许古人也有把木材象征人才之意,选才如选材;

"相"字的诞生之初就蕴含了眼睛,即从旁观察,一切含义或都是从观察延伸运用。

"相"最初引申之意是"细看"、"认真看";从被观察者而言,指描述的是他的相貌,如出洋相;

"相"字由观察→了解→引申为选择。《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说:"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有伯乐相马,看相选马之意。

"相"字由选择再进而引申,变成模仿。曲艺中"相声"的"相"就是模仿的意思;

"相"字有(从旁观察)辅佐帝王之意,如首相、宰相、丞相、将相;

"相"字的第一声,表示相互,或许由人观察木,对木而言有相对之意,取之相互。

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象、像、相的简略概括

"象"
用于指真实的自然界、人或物的某种形态或样子。
例如"抽象"、"旱象"、"迹象"、"景象"、"气象"、"天象"、"现象"、"血象"、"形象"、"印象"、"征象"中的"象"都是事物实际的形态或样子,都要用"象"。

"像"
如果指用模仿、比照等方法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或者指光线经过反射、折射后形成的图景,要用"像"。
例如"雕像"、"画像"、"神像"、"塑像"、"图像"、"肖像"、"绣像"、"影像"等中的像都要用"像"。据此,跟录像有关的词语要用"像"。例如"录像"、"录像机"、"录像带"、"摄像"、"摄像机"、"音像"中都要写"像"而不能写"象"。

"相"
外观形态时,侧重于强调外观跟事物内在因素的联系。例如"吃相"、"福相"、"面相"、"站相"、"长相"、"装相"、"坐相"、"可怜相"、"狼狈相"中要用"相"。要注意,跟"照相"有关的词语要用"相",例如"照相机"、"相机"、"相片"、"照相馆"中要写"相"而不能写"像"或"象"。

另外,"相"也用来表示物体比较具体的外观。例如"月相"、"星相"、"食相(指日食、月食的情况)"要用"相"。

笔者迷惑:其实比较不理解的是象已经指整体的物体外观,为何还要用相来表述具体的物体外观,如月相、星相,不能统一说成星象和月象吗

一些习惯表达方式

跟"相"比较起来,"象"不用来表人的外貌或姿势,多用来指比较宏观或抽象的事物。平时我们说的"真相",是指事物内部的真实情况,也就是说跟内在因素有关,所以要用"相";而"假象"、"表象"是指事物外部的状态,因此要用"象"。应当注意,"好像"、"像……一样"中,要用"像",不能用"象"。

2001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作出的"象"和"像"界定

总结

说实在这几个字还是挺混乱的,有太多场景可以通用的情况,不仅是母语者本身容易混淆,外国学生更加搞不明白。有人说image代表的是"象"、picture是"像",不过在笔者看来,Object才是"象",image和picture等都是"像",不过image在表示大脑印象、映像或者意象及想象力时都比较常用,不过现在"象"和"像"的用法慢慢习惯了下来,现在大家在影像方面都用像了,而想象还是用象比较多。本文只是个人的一些感想和摘写记录,大家仅供参考,不是专业的学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