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经典名方——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经典名方——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2/10/79934910_1136355717.shtml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原文:
《伤寒论》: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歌诀:
苓桂枣甘伏水邪,脐下悸动用则确,或者上冲发奔豚,甘澜水煮效方捷。

组成用法:
组成: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擘)。
用法:右四味, 以甘烂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 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

方解
本方重用茯苓为君,利水宁心以安神;桂枝辛温助阳,平降冲逆为臣药;甘草益气补虚,与桂枝相合辛甘化阳与健脾培中之大枣,共为佐使药。用甘澜水者,取其动极思静。

方义:本方用茯苓以伐肾邪,桂枝能泄奔豚,甘草、大枣之甘滋助脾土以平肾水气。煎用甘澜水者,扬之无力,取不助肾气也。②《金鉴》:此方即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加大枣倍茯苓也。彼治心下逆满,气上冲胸,此治脐下悸,欲作奔豚。盖以水停中焦,故用自术,水停下焦,故倍茯苓。脐下悸,是邪上干心也,其病由汗后而起,自不外乎桂枝之法。仍以桂枝、甘草补阳气,生心液;倍加茯苓以君之,专伐肾邪;用大枣以佐之,益培中土;以甘澜水煎,取其不助水邪也。土强自可制水,阳建则能御阴,欲作奔豚之病,自潜消而默化矣。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医案

奔豚案
李某,男,38岁。
主诉脐下跳动不安,小便不利,自觉有气从小腹上冲,致心慌胸闷,呼吸不利,情绪不安,每天发作4~5次,上午轻而午后为重,脉沉弦略滑,舌质淡,苔白腻。辨证:此气从少腹上冲于胸,名日奔豚,为心阳不足,坐镇无权,下焦水寒之邪得以上犯,仲景治此证有两方,若寒气冲而小便利者,用桂枝加桂汤;水寒之气冲而小便不利者,则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症既见脐下悸,又有小便不利,此为水停下焦之苓桂枣甘汤证。处方:茯苓30g,桂枝12g,肉桂7g,炙甘草6g,大枣10枚。仅服5剂,小便畅通而诸症痊愈。

按语:“脐下悸动不安,小便为难”,而又有水气上冲之感,投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获效。其中以小便难为辨证要点,否则便为奔豚,而用桂枝加桂汤。本方镇冲而伐水邪,较桂枝加桂汤为胜,故仅服5剂即小便畅通,病情告愈。

心悸案
黄某某,男,43岁,11月30日初诊。
三个月前劳动汗出受风,即感身病心悸,经服感冒清热冲剂,身痛缓解,但心悸日益加重,气短乏力,多汗,以致不能劳动。经某医院内科诊为冠状动脉供血不全,按冠心病常规服药半月,效果不显。又进益气养血补心健脾中药20余剂,仍不效,转来试治。观面色㿠白,精神不振,察询病情,发作之前,自觉有一股凉气从少腹上冲至胸,随之心悸不休,坐卧不安,须手按心胸部始舒,喜暖恶寒,口不渴,脉沉细小数而无力,舌淡红苔薄白而润滑。诊为心阳不足水气上乘证。拟温通心阳,化气行水法。

处方:茯苓24克,桂枝12克,炙甘草6克,大枣15枚。1剂3煎,日3服。

服药2剂,其证大减,继服2剂,痊愈。

按语:汗为心液,汗出过多,损伤心阳,心阳虛损,不能下温肾水,肾水寒而不化,上逆心胸。用本方宁心化饮,培土以制水,水饮一化,诸症得安。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