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透视素描入门基础入门教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透视素描入门基础入门教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60538728.html

透视素描入门教程

“透视”(perspective)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指在平面上描绘物体的空间关系的方法或技术。

素描中的透视表现

  • 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某一点消失。平行透视通常看到物体的正面,而且这个面和我们的视角平行。由于透视的视觉上的变形,产生了近大远小的感觉,透视线和消失点就应运而生。平行透视有一个消失点。因为近大远小的变形,所以形体产生了纵深感。透视是一种符合正常视觉感受的科学变形。

  • 成角透视:也叫两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某两点消失。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均不与画面平行(即与画面形成一定角度),但是它垂直于画面底平线。它的透视变线消失在视平线两边的余点上,称为成角透视,也称两点透视。

  • 散点透视:也叫多点透视,即不同物体就有不同的消失点,这种透视法在中国画中比较常见。

透视在绘画中应注意的特征

  • 近实远虚:是视觉自然现象,正确利用这种性质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纵深感和体积感,从而在二维的画面上画出三维的体积空间。由于视觉的原因,近处的物体感觉很清晰,远处的会模糊,这一现象在绘画中常用来表现纵深感,事实上,在绘画过程中,往往会对近实远虚加以强调。

  • 近大远小:现实生活中虚实景象实虚实虚近高远低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大远小

明暗与调子

根据光照射在物体上的明暗关系及其变化,我们用三大面、五大调来概括,那么由此就引申出下面的内容,就是素描的三大面无大调。

  • 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 五大调: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反光部和投影

亮面:指光线最强的物面

灰面:指光照射较强的物面

明暗交界线:指明暗转折的物面

反光部:指暗部受环境影响,受到反射的物面

投影:指光线被物体遮挡后,投下的阴影

有光源(不论是自然光源、人工光源)照射,就有了明暗之分。光源直射处(向光)是明亮部。光源照射不到之处(背光)是黑暗部。反射光所形成的是中间灰色部分。

明暗的基本法则

认识素描中的明暗物体的形象在光的照射下,产生了明暗变化。光源一般有自然光、阳光、灯光(人造光)。由于光的照射角度不同,光源与物体的距离不同,物体的质地不同,物体面的倾斜方向不同,光源的性质不同,物体与画者的距离不同等,都将产生明暗色调的不同感觉。

在学习素描中,掌握物体明暗调子的基本规律是非常重要的,物体明暗调子的规律可归纳为“三面五调”

三面

物体在受光的照射后,呈现出不同的明暗,受光的一面叫亮面,侧受光的一面叫灰面,背光的一面叫暗面。这就是三面。

五调

调子是指画面不同明度的黑白层次。是体面所反映光的数量,也就是面的深浅程度。对调子的层次要善于归纳和概括,不同的素描调子体现的不同的个性、风格、爱好和观念。

在三大面中,根据受光的强弱不同,还有很多明显的区别,形成了五个调子。除了亮面的亮调子,灰面的灰调和暗面的暗调之外,暗面由于环境的影响又出现了“反光”。另外在灰面与暗面的交界的地方,它既不受光源的照射,又不受反光的影响,因此挤出了一条最暗的面,叫“明暗交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大调子”。当然实际画起来,不仅仅是这五的调子,还要更丰富。但在初学时,我们起码要把这五种调子把握好。在画面中树立调子的整体感,即画面黑、白、灰的关系,运用好这几大调子来统一画面,表现画面的整体效果。

高光是光线投射在物体表面上最亮的部分。

  1. 灰光位于高光的两侧,一侧渐为形体的边沿,一侧与明暗交界线相衔接。

  2. 明暗交界线位于亮面与暗面的交界处,它是暗面中最黑暗的层次。它不是一条线,而是一部分层次

  3. 反光是因为光线折射与物体相邻的另一物体受光面的光线反射,或因环境光的作用,形成反光。一般情况下,强的反光仍比最深的灰光深。

  4. 投影是因光线被物体遮挡后在支撑物上留下的黑影。

画面构成

同属于绘画的构图问题,构图是画者根据表达的意图与主题的需要,对画面所进行的整体布局。在形体组合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注意:

(1)不同位置的组合,

(2)不同质的组合,

(3)不同量的组合。

形体组合与画面切割画者与物体的角度主要有两种,即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画面中造型因素均应按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为了使画面中造型因素有条不紊,需要物体在特定的角度下形成明确的空间序列。

角度确定与控件序列一张白纸无所谓空间,一旦画上了笔触,便破坏了纸面的完整与稳定,即出现画面构图分割现象。若是画上一个物体,纸面就形成了空间,再画上两个以上的物体,就得考虑形体的组合方式。

绘画的基本训练是培养大家如何把空间的物体转移到平面的画面上,解决画面构成问题上面这幅作品由三个立方体构成,并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作为三个立方体的这个整体形状位置,从而形成了三角形的构图。画面图示了三种切割变化形式。

(1)框太长

(2)框太大

(3)框为宜

构图也叫布局(经营位置)在把握不了位置的情况下,先画几张小稿,画出对象的长度比例及雏形,选出利用画纸空间的最佳方案,然后在纸上布图,定出对象位置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然后画出运动线,一颗是垂线也可以是大的运势方向线,在纵线上找到最宽部位的横轴线,依此来找出对象形体的大的走势和雏形。

050402060301

构图不能太小,否则会不饱满

应注意重心的平衡

构图不能太偏

如果构图中人物是侧面,要注意人物眼睛所对的一侧要稍稍多些空间,是感觉上画面不至于发赌

构图不应有残缺

应注意透视的变化及比例关系

注意

水平放置的圆画法

画法大体同正对的圆,只是注意开始以一定的长方开始,且注意两侧线略向中收一点,形成近大远小感觉。

倾斜的圆

  1. 起形

  2. 找出明暗交界线与投影

  3. 画出大体明暗与背景

石膏几何形体写生

几何形体是任何复杂形体的基础,它可以概括所有客观物象的形体。白色石膏几何体更有利于我们观察和认识形体的基本结构和形态,明暗变化的规律以及透视变化的规律。石膏几何形体的写生训练有利于培养我们对复杂的物象进行抽象、概括的观察与表现。

立方体

圆球体

圆柱体

圆锥体

常见的几何体教材有:锥体、球体、六棱柱体、圆柱体和方体等。

几何体的讲解

几何体是初学绘画的必修课.因为几何体在结构上单纯,也是一切复杂形体最基本的组成和表现形式,通过对几何体的绘画学习,不但能让初学者掌握最基本的形体素描表现方法,而且也可从中初步的循序渐进的掌握素描五大调、结构以及透视的变化

几何体一般采用石膏做材料,在质地上比较单纯,也暂时不用考虑固有色对形体明暗的干扰,有利於初学者集中精力学习光对形体的影响,掌握色调的基本规则

1、球体几何体的画法

A构图:画球体第一步要先画出一个正方形(用直线在画纸上定出最高点和最低点,以及等量长度的宽,注意构图的位置重心应在纸张的中心偏上),然后用直线依次逐步削去其角,逐步使其趋於圆形.(注意:画圆一定要用直线来画,不能直接以弧线来圈一个圈,更不能运用圆规,这样做意在锻炼眼力和塑造形体的能力.)

BDC找出明暗交接线:在球体上明暗交接线是一个弧形,同样用短直线相衔接来表现这一弧形明暗交接线.(注意:明暗交接线在球体上的表现并非是截然的明暗分界,而是一个较模糊的,并且受反光影响,明暗交接线在色度上也并非一成不变,在表现上就更应注意观察,避免画死和概念化.)

调整:调整在整个绘画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步.在前面局部的刻画中,难免会出现和整个调子不和谐的地方,或者是刻画不足或者是刻画太过,甚至是某些局部的形不够准确,都会影响到整体效果,在调整过程中,就是针对这些进行修改,使其在形体上准确,色调上统一和谐.(在调整中,作为最初的辅助线,此时也应融入到形体中,特别是最初所画的圆、表现明暗交接线的弧线,都应融进所属的面中,对於多余的辅助线应擦去.)

施加明暗:在施加明暗时,最好把处於暗部的包括明暗交接线、暗面、反光和投影一块儿统一起来画.先统一为一体,然后再在"明暗交接线"等地方逐步加以强调,使之在统一中寻找变化、对比和关系.在亮面靠近明暗交接线的地方是亮灰面,它的表现应由靠近明暗交接线到高光方向依次减弱,并始终使其明度高於暗面,高光的地方留白.(在画的过程中为了突出球的体积效果,可以强调明暗的对比,特别是明暗交接线的表现,事实上往往画得比看到的调子要重些.这是因为铅笔的表现力度远远达不到光照的效果那么丰富.)

球体的画法

确定构图:确定物体在画面的位置。

1起稿:找好基点比例把大的关系画出。

2刻画:明暗灰调子小的比例对比以及细节部分的刻画。

3调整:调整画面的主次关系检查整体。

4素描的起稿步骤

素描写生四步走

0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