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针灸哪几个部位
肩袖损伤针灸哪几个部位
肩袖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针灸治疗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肩袖损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肩袖损伤针灸治疗的相关知识,包括具体的针灸穴位和注意事项。
肩袖损伤针灸的部位包括肩髃穴、肩贞穴、肩髎穴等,针灸在肩袖损伤的治疗中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止痛疗伤的作用。
1、肩髃穴:肩髃穴位于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其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可疏风通络、调和气血。对于肩袖损伤导致的肩部疼痛、活动受限,针刺肩髃穴能促进肩部经络气血的流通,缓解肌肉的紧张与痉挛,减轻疼痛症状,增强肩部的活动能力;
2、肩贞穴:肩贞穴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此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具有清利头目、通利关节的功效。肩袖损伤常伴有肩部后侧的疼痛、不适,针刺肩贞穴可有效缓解这一部位的症状,改善肩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3、肩髎穴:肩髎穴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它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能祛风化湿、通利关节。对于肩袖损伤引起的肩部疼痛、外展受限等症状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三焦经气血通畅有助于肩部整体功能的恢复,针刺肩髎穴可使肩部经络气血得以调和,减轻因损伤导致的关节不利。
4、阿是穴:阿是穴即肩部疼痛最明显的部位,也就是肩袖损伤的病灶所在处。针刺阿是穴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到疏通局部经络气血、消肿止痛的关键作用。对于肩袖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压痛、活动障碍等症状,阿是穴的针刺效果显著,能快速缓解患者的痛苦,促进损伤的恢复。
虽然针灸对于肩袖损伤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单纯依靠针灸可能难以完全治愈肩袖损伤,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药物治疗、热敷等综合治疗。
肩袖损伤的注意事项
在肩袖损伤针灸治疗期间,患者要尽量避免肩部的过度活动,如用力提重物、大幅度甩臂、长时间的肩部外展或上举等动作。因为这些过度活动会加重肩袖的损伤,使撕裂的肌腱难以愈合,甚至导致损伤进一步扩大。
肩部保暖对于肩袖损伤的恢复至关重要。寒冷刺激会使肩部肌肉收缩,血管收缩,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加重肩部的疼痛与僵硬。患者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尤其是在寒冷季节或空调环境下,可佩戴护肩,避免肩部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
针灸治疗肩袖损伤不能仅依赖针刺,还需要配合适当的康复锻炼。在损伤初期,可进行一些简单的肩部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如握拳、屈肘,使肩部肌肉微微紧张,保持数秒后放松,这样可以促进肩部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