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姜、蒜的这些药用价值,你知道吗?
葱、姜、蒜的这些药用价值,你知道吗?
葱、姜、蒜是中餐烹饪中不可或缺的三种调味品,被誉为“三大国粹”。它们不仅能提升菜肴的口感和香气,还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常见食材背后隐藏的健康秘密。
葱
葱,又名芤、菜伯、和事草、鹿胎。其中“和事草”的雅名,最早见于宋代陶谷《清异录·和事草》:“葱和美众味……所以文言曰和事草。”这表明葱在烹饪中的重要地位。
葱白是葱的鳞茎,性辛,温。入肺、胃经。具有发表、通阳、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伤寒寒热头痛、阴寒腹痛、虫积内阻、二便不通、痢疾、痈肿等病症。
禁忌人群
- 患有胃肠道疾病特别是溃疡病的人不宜多食。
- 葱对汗腺刺激作用较强,体味重的人在夏季应慎食。
- 表虚、多汗者也应忌食。
- 在服用中药或中成药的时候请注意遵循医嘱是否要求“忌葱”。
注意事项
古籍有“薰辛害目”的记载,即过多食用荤辛刺激性的食物会影响眼睛,因此食用葱时应注意适量,不可过食。此外,葱也不可与蜂蜜同食。
生姜
生姜是家家户户厨房中的必备配料,被誉为“呕家圣药”。
生姜性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等病症。
药用价值
生姜中含有挥发油,主要为姜醇、姜烯芳香成分,还含有辣味成分姜辣素,能够促进消化液分泌。姜酮和姜烯酮具有末梢镇吐作用,口嚼生姜可兴奋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促进血液循环。
药师建议
- 生姜最好不要空腹服用,生姜里的挥发油成分会刺激肠胃,空腹大量服用,会引起胃部不适。
- 生姜有兴奋神经的作用,最好不要在睡前服用,不然可能会影响睡眠。
干姜
2020版《中国药典》将干姜与生姜分置于两个条目,意味着二者虽然来源相同,但仍是不同的中药品种。
炮制方法
干姜是姜的根茎经晒干或低温干燥而成,而生姜则是新鲜的根茎。
功效区别
干姜辛热,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生姜辛温,解表、温中止呕、温肺化饮、解鱼蟹毒。二者的共同点是都能温中,区别则是干姜力强像一团烈火,生姜力弱如一缕暖风,且生姜善止呕,被孙思邈称为“呕家圣药”。
因此,生姜更适用于风寒感冒、痰湿之症,干姜则用于亡阳证之脉微欲绝。
药师提示
生姜可用于饮食,生姜汁或生姜煮水有止呕、治疗风寒感冒的作用,吃螃蟹等寒凉的食物时,可与姜末、醋同食,以免寒凉伤胃。
干姜有一定刺激性,一般不直接用于饮食,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如治疗脾胃虚寒的理中汤,就以干姜入药;干姜和附子同用,为中医回阳救逆常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要误服。
蒜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蒜入太阳、阳明,其气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辟邪恶,消痈肿,化症积肉食,此其功也。”
大蒜中具有杀菌、消炎、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成分是有机硫化物。大蒜性味辛温,归心、脾、肾经,有杀虫解毒、健胃止痢、消痈止咳的功效。
腊八蒜是中国北方的传统腊八小吃,在腊八节这天人们会用米醋泡制蒜。对于胃肠功能比较弱的人群来说,适当少吃一点腊八蒜,既能杀菌、增强免疫力,又可避免大蒜中有强刺激性的有机硫化物对胃肠的刺激。
注意事项
相比于新鲜大蒜,腊八蒜的辛辣味低一些,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弱,但对于部分特殊人群仍不宜食用。
- 腹泻者忌食腊八蒜。腊八蒜属辛辣刺激性食物,患有非细菌性肠炎、腹泻时吃大蒜可能会刺激肠黏膜,使病情恶化。
- 消化道疾病患者不宜食用腊八蒜。大蒜本身会刺激胃酸分泌,因而胃溃疡、胃酸过多者不宜吃腊八蒜。
- 正处于服药期间或重病的患者忌食腊八蒜。大蒜性热、辛散,在服用中药时需要忌口,禁食辛辣。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