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读心术:如何通过谎言四象限模型,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
FBI读心术:如何通过谎言四象限模型,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
谎言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现象,如何识破谎言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介绍FBI的谎言四象限模型,这是一个简单有效、便于使用的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谎言。
如果有人告诉你说:“不要怀疑我,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说过谎话。”你信吗?一个小小的动作,可以是他握杯子时候的手势,可以是他在说话间不经意上挑的眉毛,也可以是他轻微一瞟的眼神,都可以让你在瞬间读懂他的心思。如何识别他的话是真还是假呢?怎样让谎言不攻自破呢?撒谎者究竟为何而撒谎?如何识别谎言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动机呢?
以上内容,都可以从我们之后几节课中找到答案。这节课为大家讲解如何通过谎言的四象限模型,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
谎言四象限模型是由FBI的资深探员和非言语沟通专家乔·纳瓦罗发明的:包括自在/不安;强调行为;同步性;认知管理,四个模块,具体如下图:
谎言四象限模型是一个简单有效、便于使用的模型,成为FBI戳穿谎言的利器,长期以来被应用于FBI的侦查和审讯过程,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自在/不安
撒谎的人因为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容易表现出紧张不安的情绪。所以,一个人是否感到自在,是判断谎言的明显标志。
那么不自在对应的,自在都有哪些表现呢?
当一个人感到自在的时候,他的身体会呈现出开放的姿态,例如将自己手臂和大腿的内侧暴露出来;如果在交谈的双方之间存在阻挡彼此视线交流的东西,他们会主动地将这些东西移开;随着交谈的深入,双方会逐渐靠拢,以便听清对方的谈话。
除此之外,当一个人感觉很自在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模仿对方的动作。也就是说,当你的身体向前倾的时候,他的身体也会随之前倾;当你交叉双脚站立的时候,他也这样做。甚至两个人的呼吸节奏、语气语调都会变得一致。这就是一个人感觉很自在的时候会有的表现。
如果一个人感觉不自在,除了额头冒汗、呼吸急促、坐立不安这些众所周知的迹象外,还有一个明显的迹象,该迹象被FBI的专家称之为“瞬间冻结”,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姿势好像在瞬间定格了一样,僵硬呆板。这是撒谎者因为心理压力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不能像诚实的、心理轻松的人那样自由活动。或者是他们担心举止不当会暴露自己内心的秘密,所以才把自己冻结起来,结果欲盖弥彰。
与诚实的人主动清除自己与谈话对象之间的障碍物相反,撒谎的人会想方设法在他和对方之间制造障碍,以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例如,把一个饮料瓶摆在自己和谈话对象之间。如果谈话结束的时候,双方之间出现了一堵由饮料瓶、香烟盒、堆着满满的烟头的烟灰缸等组成的墙,不自在的心理状态就显而易见了。
在交谈中,如果一个人感觉不自在,他会设法远离那些让他不自在的人或者事物。例如两个对面坐的人,其中的一方尽量将身体向后仰,陷在沙发里,就是想拉开彼此的距离。
二、强调行为
在人们说话的时候,习惯于通过提高声音、改变语气和运用身体动作来强调重点。但说谎者的注意力集中在编织谎言上,往往会忽略强调行为。即便他们故意做出一些强调动作,也是很不自然的。用以强调观点的动作很多,例如各种手势、睁大眼睛、身体前倾等。
有一种强调动作被FBI称为“对抗地心引力”,例如踮起脚尖,坐着时把自己的膝盖抬起来,有时还会在激动的情绪下拍打自己的膝盖,以强调自己的观点。FBI的专家认为,“对抗地心引力的姿势代表强调的语气,一般是观点真实的表现,这些动作说谎者很少能做得出来”。
没有强调动作的人表情淡漠,还会故作沉思状,例如触摸自己的下巴,抚摸脸颊。这时候,他们可能正在考虑如何编织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