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镇黎里,何止繁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镇黎里,何止繁花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599827

黎里古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内保存着众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小桥流水、白墙黛瓦,处处透露着江南水乡的韵味。近年来,黎里古镇通过活化利用古建老宅,引入文化业态,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再来,已是入夏,繁花褪尽,却依旧江南。那些呈现在老宅之内的美食美器、雕刻织造、诗酒书画,无一不散发着浓郁的江南味道;那些回旋在小桥流水之间的昆曲、评弹、丝竹管弦,在日落月升之间,都被时光记录。



而今的黎里古镇,可不是多年前景美却人少的小众去处。那些门户紧闭的老宅,随着一扇扇门扉的打开,正对外展现出中国文化的鲜活生命力。



繁花书房:文学与建筑的完美融合

顶流的打卡地,非繁花书房莫属。这是由茅盾文学奖得主、《繁花》作者金宇澄的祖屋改造的,位于中金家弄,与柳亚子纪念馆隔河相望。



繁花书房整体建筑呈L型,四进式上下通联结构,装潢风格以黑白为主基调,不仅保留了江南水乡民居的建筑特征,也融入了简约明快的现代设计审美给人以多元化且原生态的审美体验。在空间功能上,繁花书房集阅读、历史研究、文艺展陈、个人画室等各项于一体。其间“繁花”元素无处不在,《繁花》电视剧海报、剧照、金宇澄《繁花》原著手稿、手绘图、贺卡……这些都是《繁花》剧迷们的流连处。


在“繁花书房”,“回归”是特点之一。老房子的瓷器、祖母做“虾圆”石臼、老家具,都在搬去上海70年后重回故地。1948年,金宇澄的父亲在苏州买回一张旧圆桌,1951年被祖母带到上海,直到它最后伴随金宇澄,在这个圆桌上完成了《繁花》和《回望》。



李厅:古建活化利用的典范

始建于清代康熙癸未年的李家弄李厅,通过打通搬迁收储、保护修缮、活化利用各环节,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合作,共建影视传播创作实践基地,开展教学实践合作、人才培养合作,常态化沟通、版权、知识产权保护等多项机制,探索纪录片人才培养、纪录片产业化发展新路径,同时也为古建老宅活化利用探索新的方式。


活化新生的李厅现有展厅面积约800平方米,开幕首展“在历史的边缘歌唱”是一个关注中国传统戏剧、曲艺及其传承人的非遗影像展。展厅内,清华大学清影工作室多年来搜集、拍摄的大量秦腔、川剧、皮影戏、道士戏、陕北说书题材的数字影像在这里集中呈现。

德心堂造物空间:江南手工艺的集中展示

位于黎里古镇中心街103号的德心堂造物空间,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是一个以吴江、苏州及江南手工艺为线索,集展览、会议、商店、研学、互动等多功能性的综合场馆。



集中展示了吴江当地及苏州大市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手工技艺,从展品材质划分,通过丝织、金属、竹木、泥石及纸张五大主题,讲述宋锦、缂丝、灯彩、泥塑、桃花坞木版年画等多项技艺。场馆展出了35位艺术家及工作室的60余件展品,包含核雕、版画、澄泥石刻、苏绣、砖雕等苏作技艺,凸显独具气质的江南生活,在记录和展现文化根源传承与发展的同时,探索江南手工艺的未来之路。



漫步古镇街头,弦索叮咚。在低调中打造格调,在幽静处创造意境。



在人文创意发展探索之路上,黎里这座江南水乡群落中的“后起之秀”,正依托植入纪录片产业基地、艺术空间、“民宿+”等一系列全新业态,向世人展现其“和而不同”的独有生长格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