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重疾险和内地重疾险,有啥区别?
香港重疾险和内地重疾险,有啥区别?
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地居民选择前往香港购买保险,不少人认为香港的保险产品优于内地的保险。那么,这种说法是否是真的?本文将客观地比较香港的重疾险和内地的重疾险,分析哪一种更具有优势。
香港重疾险的优势
保额递增特性
香港的保险产品通常提供红利分配,这意味着保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复利方式增长,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通货膨胀对保额的侵蚀。
在内地购买的重疾险,例如保额为100万,不论是在30岁还是80岁时出险,赔偿金额都是100万。而在香港购买的重疾险,以一个1岁男孩为例,如果投保了20万美元的保额,到了65岁时,保额可能已经增长到120万美元以上。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红利分配并不是保证的,保险公司每年都会公布红利实现率,投保人可以在官网上查询。全球理赔服务
目前,内地的重疾险理赔通常要求提供中国境内二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资料,不过这一规定正在逐步放宽。
相比之下,香港的重疾险支持全球范围内的理赔服务。
例如,如果小A出生时母亲为他投保了一份重疾险,后来小A移居国外,在50岁时被诊断出患有重度恶性肿瘤。如果母亲购买的是内地的重疾险,小A可能因缺乏内地医院的诊断证明而无法获得赔偿(但不同公司的政策有所差异);
而如果母亲购买的是香港的重疾险,无论小A在何处确诊,都可以得到理赔。非吸烟者费率友好
内地在保险费率上通常不区分吸烟者与非吸烟者,但如果吸烟情况严重,某些产品可能会拒绝承保。
香港则区分吸烟者费率和非吸烟者费率,非吸烟者的费率通常会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吸烟的定义是广义的,即使只吸一根也算作吸烟。胎儿可投保
香港的重疾险允许胎龄22周以上的胎儿作为被保险人进行投保。
由于早产和需要住保温箱的婴儿情况较为常见,内地保险公司可能会要求婴儿达到一定年龄并恢复正常后才能承保。如果能够在胎儿时期就投保,可以避免这些后续问题。癌症可多次赔付
在为高发的癌症提供保障方面,香港的重疾险展现了更大的优势与灵活性。
尽管香港和内地在癌症多次赔付方面都设定了3年的等待期,但香港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选择,将等待期从3年缩短至1年。
在首次确诊癌症1年后,如果在接下来的两年内持续接受治疗,香港的重疾险可以提供60%保额的理赔,这样就显著降低了原本必须等待3年才能获得第二次理赔的门槛。鉴于癌症是重疾中最常见的一种,通常建议客户选择附加癌症二次赔付的选项,因为治疗过程可能很长,能够在1年内获得赔偿与等待3年才获得赔偿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先天性疾病保障
内地的重疾险通常不覆盖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畸形、变形或染色体异常。
相比之下,香港的重疾险没有这样的限制,例如对于检出率逐年上升的自闭症,香港的保险是可以提供理赔的。免体检保额更高
对于保额较高的重疾险,一般需要体检。
在内地的保险市场中,这个免体检的限额通常是50-80万人民币。而在香港,这个限额可以高达100万美元甚至更高。
因此,对于那些寻求高保额保障但希望避免体检的人来说,香港的重疾险可能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定期重疾险转换为终身重疾险免核保
定期重疾险一般只提供保障至特定年龄,如70岁,之后保障就会终止。
这种保险的保费较低,适合当前预算有限的人群,但随着年龄增长,重疾的风险也会增加。
在内地,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需要再购买一份终身重疾险,但这需要重新核保,届时身体状况如何、能否顺利获得承保都是不确定的。
香港的重疾险允许客户在定期重疾险到期前,申请将其保障期限延长至终身,而且不需要重新核保,只需补交相应的保费。不过,这种定期重疾险通常需要与终身重疾险一起购买,并且有一定的额度限制。所以同样的,内地也可以通过定期重疾险+终身重疾险的梯度搭配来解决这个问题。
内地重疾险的优势
保费豁免
香港的重疾险在轻症赔付方面会占用产品的原有保额,并且不会豁免后续的保费。
相对而言,内地的重疾险在轻症和重症赔付上更为人性化,轻症和中症通常被视为额外赔付,不仅可以豁免后续的保费,而且不会占用原有的保额!包含中症保障
香港的重疾险产品大多数只包含重症和轻症保障,并且轻症赔付会占用保额。据了解,只有香港富通的重疾险包含了中症保障。
而在内地的重疾险产品中,大部分都包含了重症、中症和轻症保障,这样的保障范围更广泛,理赔时可以赔付高达保额的60%。核保优势
与香港的重疾险核保相比,内地有仅要求3条健康告知的宽松核保产品,这意味着即使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肺结节、乳腺结节等疾病,也有机会购买到重疾险。这种宽松的核保条件为更多需要保障的人提供了可能。
两地产品各有优势之分
理赔定义比较
本文仅从两地重疾保险的定义本身进行比较,不构成任何购买保险的推荐或建议。
疾病分类及结论:
A.恶性肿瘤组:1. 恶性肿瘤——重度(两地差异不大)
B. 心血管相关疾病组:较重急性心肌梗死(两地差异不大)
冠状动脉搭桥术(内地定义更宽松)
心脏瓣膜手术(两地差异不大)
严重特发性肺动脉高压(香港定义更宽松)
主动脉手术(内地定义更宽松)
对于不同的疾病,两地在理赔定义上存在差异。在选择保险产品时,可以考虑家族病史等因素。保费水平对比
相较于内地的互联网重疾险产品,香港的保费水平并不总是具有优势。
两者中性价比高的产品,保费大致相当。
但如果将香港的保费与内地老牌保险公司的产品相比较,香港的费率确实更具竞争力。例如,对于30岁的不吸烟男性(香港的保费会根据吸烟与否有所不同),200万保额的情况下,香港产品的年费为5.9万元,而内地产品则高达10.1万元,大约贵了70%。健康告知和核保标准
香港重疾险在健康核保的告知环节要求更为严格,会对投保人过去5年的情况进行问卷审核,而内地产品则主要对过去2年的情况进行查核。尽管如此,香港重疾险还是设置了一些门槛,例如:
(1) 必须亲自赴港或澳门签单
内地客户若想投保香港重疾险,必须亲自前往香港或澳门签订保单。这对于大湾区以外的客户来说可能不太方便。
(2) 外汇管制带来的不便
由于内地的外汇管制政策,内地客户在投保香港保险时,在缴费和理赔等环节会受到一定限制,目前只能使用港澳银行账户,这给资金操作带来不便。不过,随着未来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的设立,这一问题有望得到缓解。
最后
香港的重疾险确实具有许多独特的、更加人性化的优点,而且费率通常更为优惠。
然而,我们需要仔细考虑,哪些香港重疾险的优势可以通过内地保险产品的组合来弥补,哪些不足又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如果你在内地已经购买了至少一份重疾险,或者打算在境外生活,那么香港的重疾险将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如果你对香港及内地的保险了解不多,只是因为朋友或亲戚的推荐而考虑购买香港保险,那么建议你要咨询持牌顾问,获取最全面信息后再做决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