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等于现在多少人民币,一块大洋又可以买多少东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等于现在多少人民币,一块大洋又可以买多少东西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44100827_121165443/?pvid=000115_3w_a

民国时期,以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这一时期,中国的货币制度经历了重大变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洋"。那么,一块大洋在当时究竟相当于现在的多少人民币?又可以购买多少东西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宣统元年,清政府统一发行银元,这些银元也被成为“大洋”。1914年,民国确立了银本位货币制度,一枚银元是壹圆。如今流传最广的银元是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也被称为“袁大头”或者“大头洋”。除了壹圆的银币,还有角币。一元等于十角等于一百分等于1000厘,一文钱等于一个铜板。

但绝对不止“袁大头”一种,还有什么“孙大头”(就是孙中山)、“鹰洋”、“毫洋”、“龙洋”等,除了这些还有,因为当时国共双方在打战,所以当时我军也有自己的银元。

以工商业最为发达的上海为例,二三十年代上海工人月工资在20个银元上下,技术工人、小学教师、医护人员等家庭月收入超过50元,达到小康水平;医生、记者、作家、律师、大学教授,个人月收入一二百元,可以生活得很滋润了。

其实在当时我们俗称的大洋主要就是指袁大头,袁大头也有不同时期和类型的,作为古董价值差别很大,但在当时都是作为银币,除了一元,还有角币。一元等于10角等于100分等于1000厘。而一文钱就是一个铜板,它与银元的换算比较接近与1000文兑换一大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