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去年私募投资火热 新加坡交易量与总值占45%居首
东南亚去年私募投资火热 新加坡交易量与总值占45%居首
全球会计事务所安永(Ernst & Young)星期一(2月24日)发布《东南亚私募股权脉动:2024年回顾》报告指出,新加坡私募投资活动火热,这主要得益于国内监管与金融环境,对企业家与私募基金极为友好。
东南亚私募股权(Private Equity)投资去年表现火热,交易总值同比飙涨221%至158亿美元(212亿新元),交易量也大涨103%至67宗。新加坡更是位居榜首,占交易总值与交易量的45%。
此外,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合计占据约55%的交易总值,以及43%的交易量。
当中较瞩目的交易,是美国私募股权基金和新电信(Singtel)联合组成的财团,向新科电信媒体全球数据中心公司(STT GDC)投资13亿美元,以及华平投资集团(Warburg Pincus)出资12亿2900万美元,收购了新加坡一组商业园和专业设施的房地产组合。
以行业来看,基础设施领域占交易总值的四成,领先其他行业之余,也明显高于上一年的13%。安永指出,由于云计算迁移带来的需求,以及人工智能(AI)技术愈发成熟,私募基金积极在东南亚布局数码基础设施,涵盖电信、数据中心、光纤网络等领域。
房地产业与消费者业紧随其后,分别占交易总值的20%和13%。
安永亚太区私募股权主管卢克帕依斯(Luke Pais)说,与前一年相比,2024年下半年的投资活动明显回升,“我们预计这一势头将持续至2025年。”他补充说,在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可能搅动供应链的背景下,东南亚作为吸引人的投资目的地,将受惠其中。
卢克帕依斯估计,随着利率下滑以及投资者重返市场,今年的退出活动将进一步增长。“同时,随着首次公开售股(IPO)活动逐步复苏,我们将看到更多的双轨程序,即把上市和其他二级市场交易,视为退出选项。”
另一方面,报告指出,全球私募股权退出活动挑战重重之际,去年东南亚的退出交易总值仍达到59亿美元,高于2023年的33亿美元;退出交易数量达27宗,多于前一年的13宗。
本文原文来自新加坡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