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 “长短腿超能力”:身体失衡的奇葩困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 “长短腿超能力”:身体失衡的奇葩困境!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FVQE240514BKQ8.html

长短腿,这个看似平常的身体特征,实际上可能暗藏玄机。当两腿长度差异超过1cm时,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身体多个部位都可能被迫"救场",引发一系列结构损伤。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长短腿的分类、判断方法、引发的连锁反应以及预防措施。

你知道吗?长短腿就像身体里的一个 "小调皮",常常悄悄捣乱,打破身体的平衡状态。很多人可能都没察觉到,自己的两条腿其实是有细微差别的哦。一般来说,两腿长度差异在 4mm 以内,身体力学还能勉强维持 "和谐",可一旦这个差距超过 1cm,那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身体好多部位都得被迫出来 "救场",进行代偿,结果导致各种结构损伤,脊柱、骶髂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脚踝这些地方可就遭了殃。

长短腿还分两种呢!一种是实质上的长短脚,就是两侧腿骨实际量出来的长度不一样;另一种是结构上的长短脚,腿量起来长度相同,但看起来却有差异,这都是髋关节错位在 "捣鬼"。大多数人的长短脚问题都出在髋关节上,像小儿麻痹这种特殊的生长障碍导致的长短脚,处理起来通常比较保守,比如加个鞋垫或者订做特制鞋,不过呢,康复徒手治疗和运动治疗才是更靠谱的办法。

那怎么判断哪条腿长,哪条腿短呢?这里面可有小窍门哦!当我们自然放松站立,从骨盆上缘观察,骨盆高的那一侧对应的就是长腿,低的一侧就是短腿啦。要是放松俯卧或者仰卧的时候呢,观察脚踝就对了,脚踝低的一侧(离头部远些)是长腿,高的一侧(离头部近些)则是短腿。

长短腿这个 "捣蛋鬼" 还会引发功能性脊柱侧弯哦。在腰椎段,脊柱会凹向骨盆高侧,凸向骨盆低侧,同时还会出现对侧旋转,就像在跳一段奇怪的舞蹈。这时候,腰大肌和腰方肌这两位 "小伙伴" 可就被卷进来了。

腰椎段侧弯会让凹陷侧的腰大肌短缩紧张,对侧拉长,反过来,单侧腰大肌痉挛紧张也会导致脊柱腰椎向同侧凹陷,它们就像两个闹别扭的小朋友,互相影响。髂腰肌也不闲着,它一紧张,骨盆就可能向对侧侧移,这都是因为髂腰肌除了能让髋关节前屈和旋外,还能使 髋关节外展呢。所以在矫正脊柱侧弯和骨盆侧倾的时候,可千万别忽略了髂腰肌,一定要好好评估它的肌肉张力哦,可以用经典的托马斯实验或改良托马斯实验来检测。腰方肌也很关键,腰椎段侧弯会让骨盆抬高一侧的腰方肌短缩紧张,所以给腰方肌松松绑也是必不可少的。

胸椎和颈椎也不能幸免,骨盆歪斜引发的功能性脊柱侧弯会像波浪一样传递上去,让胸椎和颈椎也跟着弯曲,最后可能就变成 C 型或 S 型的脊柱侧弯,高低肩也跟着出来 “凑热闹”,这时候就得进行个体化评估和治疗,就像给每个身体部位都来一次 “私人定制” 的检查。

骨盆在长短腿的影响下也会进行代偿,主要是骶髂关节。功能性长短腿站立时,骨盆低的一侧(短腿侧)髋骨会前旋,大多在右侧;骨盆高的一侧(长腿侧)髋骨会后旋,常常在左侧。这时候触诊就有三个小细节要注意啦,就拿右侧髋骨旋前、左侧髋骨旋后来说吧,右侧髂前上棘会比左侧低,右侧髂后上棘比左侧高,骨盆上缘却是左侧比右侧高。

髋关节、膝关节和足也在这场 “长短腿闹剧” 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右侧髋骨旋前(功能性短腿)为例,髋关节会处于内收和内旋位,大转子部位就像个小鼓包一样突出,假胯也变得明显,右侧腹股沟处的衣服纹理都能看出来。膝关节的髌骨不再乖乖朝向正前方,而是向内前方,还常常出现膝关节外翻,也就是 X 型腿,小腿胫骨内旋,不过要注意哦,小腿胫骨相对于大腿股骨其实是相对外旋的。这可不得了,Q 角增加,髌骨的运动轨迹就变了,髌股关节容易受伤,膝关节外侧间隙变窄,半月板应力增大也会受伤,胫腓关节功能也跟着紊乱。足呢,会出现足旋前,足背屈、足外展和足弓塌陷同时出现,跟骨外翻,足底腱膜应力增加,足底腱膜炎、跟腱炎这些麻烦就都找上门了。

而左侧髋骨旋后(功能性长腿)时,髋关节的内收和内旋就没那么严重,左侧腹股沟处衣服纹理较浅,不过大腿的内收肌肉群会短缩紧张,髋关节的外展和外旋肌肉群就被抑制得没力气了。膝关节髌骨内旋和外翻都较轻,甚至可能出现内翻也就是 O 型腿,Q 角变小,膝关节内侧间隙变窄,半月板应力增加又容易受伤。足则是足旋后,足跖屈、足内收和足内翻足弓变高三者同时出现,跟骨内翻,足底腱膜短缩,足底腱膜炎、跟腱炎也会来捣乱。

你看,长短腿引发的这些代偿就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各个部位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所以在治疗和矫正体态失衡、功能障碍和疼痛的时候,可不能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得从整体出发,找到问题的核心,就像解开一团乱麻,只有找到线头,才能把这团乱麻梳理整齐,让身体重新恢复平衡与和谐。

长短腿的预防需从多方面着手:

日常生活习惯

  • 保持正确姿势

  • 坐姿:要选高度合适且腰部支撑良好的座椅,坐时臀部坐满椅面,腰部靠椅背挺直,勿弯腰驼背或跷二郎腿,以防骨盆倾斜致长短腿。

  • 站姿:双脚均匀受力,重心放两脚中间,避免重心偏移单脚。站立久了要适时换脚休息与活动。

  • 睡姿:仰卧时可在膝盖下垫薄枕使膝关节微屈,助放松腰部肌肉与减轻腰椎压力;侧卧宜保持脊柱在直线上,两腿间夹薄枕使髋、膝关节微屈,减少骨盆旋转可能。

  • 合理选择鞋子:日常选鞋要合脚、舒适、有良好足弓支撑和稳定性,避免长期穿高跟鞋或鞋底过软、过硬、左右高度不同的鞋子,以防影响下肢力线与关节排列致长短腿。运动时要选专业运动鞋,依运动类型选合适功能的鞋子。

  • 避免不良习惯:避免长期单肩背包或手提重物,以免身体重心偏移,使一侧下肢承重过多,增加长短腿风险。需长时间负重时,应尽量用双肩背包或双手均匀分担重量。

运动锻炼

  • 加强核心肌群训练:核心肌群包括腹部、背部和盆底肌肉,可通过平板支撑、仰卧腿部提升等动作强化。强大的核心肌群能维持身体平衡稳定,减少因身体失衡致骨盆倾斜和长短腿的可能。

  • 进行下肢肌肉平衡训练:像单腿深蹲、弓步蹲等练习,可增强下肢肌肉力量与协调性,预防因肌肉力量不均衡引发的长短腿。训练时要确保两侧肢体用力均匀、动作规范。

  • 增加髋关节活动度训练:通过髋关节屈伸、外展内收、旋转等动作的训练,如髋关节旋转练习,能保持髋关节灵活,避免髋关节僵硬或错位致长短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