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大召寺,文化深厚,建筑精美,探秘佛教文化的艺术魅力
呼和浩特大召寺,文化深厚,建筑精美,探秘佛教文化的艺术魅力
“先有大召寺,后有归化城”,十个字简洁地概括了大召寺在呼和浩特这座城市中的重要地位。游客如果看到门口挂着“无量寺”的匾额,不要以为走错了地方,这其实是大召寺的汉名。
大召寺位于玉泉区大南街,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黄教寺院,也是内蒙古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藏传佛教寺庙之一。许多人知道北京有一座规制极高的皇帝行宫——雍和宫,而大召寺作为皇帝家庙,其规格还要高于雍和宫。
皇家规制的建筑气势自然非凡,还未入内就已经被正门的壮观所震撼。正门前的铜狮威武霸气,红色圆柱粗壮高敞,仅从这格局就能推算出寺内面积必然不小,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大召寺占地3万多平方米,寺内殿宇众多,一座接一座,让人目不暇接。
楼阁殿堂高低错落,琉璃瓦屋顶和橙色瓦片交相辉映,在蓝天白云、阳光明媚的映衬下,仿佛一幅色彩鲜艳的油画呈现在人们眼前。
寺庙主要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包括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大雄宝殿、九间楼等诸多建筑,其中大雄宝殿自然是重中之重。脊上的瑞兽栩栩如生,黄瓦红墙,雕梁画栋,檐下的木雕和彩绘华美精致,大召寺的气派表现在每一处细节。
大雄宝殿的建筑外观融合了汉藏两族的特色,展现出独特的韵味与风华。殿内柱子上绘有飞龙,梁上同样以龙装饰,尽显威严。整个大殿垂挂着许多经幡,色彩缤纷,给人富丽堂皇之感。
大召寺有三件镇寺之宝:银佛、龙雕、壁画。壁画绘在经堂和佛殿四壁,以佛教人物和故事为主题,展现出天上、人间和地狱的各种景象。
东路有天王殿、菩萨殿、玉佛殿、大乐殿等,红墙和汉白玉栏杆加之香火缭绕,非常入镜。
菩萨殿重檐翘角,殿前青铜色的香炉古朴厚重。
虽然已过数百年,壁画颜色依然艳丽,形象依然生动,仿佛带着魔力,站在壁画前有种被吸引到另外一个神秘世界中的错觉。
走在寺内总会被橙色琉璃瓦所吸引,那份华丽和耀眼仿佛是把布达拉宫的气氛搬到了草原之上。寺庙初建时殿顶其实是青瓦,橙色为康熙年间扩建时更换的,这一改变也可以看出大召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殿堂脊上鎏金法轮和小鹿显出耀眼的光芒。
呼和浩特又有“召城”的别称,这里寺庙众多——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无名召,而大召寺便是这所有寺庙之首。来呼和浩特旅游,一定要来大召寺,感受一下皇家寺庙的威严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