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宣教
糖尿病●健康宣教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它可导致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等多种组织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本文将从糖尿病的定义、症状、诊断标准、类型、并发症、综合治疗方案以及特殊情况处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一、定义
-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慢性高血糖可导致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等多种组织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
- 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
- 其他症状:虚弱、乏力、皮肤瘙痒、视力下降等
二、糖尿病相关知识
(1)血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时血糖一般在3.9~6.2mmol/L之间,餐后2小时不超过7.8mmol/L。
(2)血糖的来龙去脉
(3)糖尿病诊断标准
有糖尿病症状(如“三多一少”等)的同时,下表中任意一项检测结果是阳性。
- 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mmol/L
- 随机血糖* ≥11.1
- 空腹血糖* ≥7
- 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 ≥11.1
*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
▲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检查上述血糖
(4)糖尿病的类型
第一类:1型糖尿病
- 胰岛细胞大部分被破坏,使体内胰岛素产生太少或几乎没有。
- 需注射胰岛素来维持生命。
- 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儿童。
第二类:2型糖尿病
- 最常见的一种糖尿病类型,占发病人群的90%以上。
- 体内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胰岛素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 大部分患者最终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以及青少年常见。
- 发生在女性怀孕期间。
- 在任期内,通过血糖监测和筛查确诊。
- 产后通过控制饮食,合理运动保持体重正常,可减少发展为糖尿病的可能性。
第四类: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 相对少见。
- 主要包括内分泌疾病,药物和化学物质诱导等引起的糖尿病。
(5)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代谢紊乱所导致的,涉及全身的急性或慢性病变,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
名称 | 特点 | 主要分类 |
---|---|---|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代谢紊乱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透性压综合征●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 与长期高血糖、高血脂、血液高凝高粘、内分泌失调、动脉硬化以及微血管病变等因素相关 | ●糖尿病肾病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足 |
(6)糖尿病并发症危害
- 使一个或多个器官系统功能严重受损或破坏。
-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会致残或致死。
- 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经济和精神负担。
(7)糖尿病的综合治疗
饮食控制是基础
科学饮食能帮您减轻胰岛负担,纠正代谢紊乱,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和帮助血糖达标,你需要做到:
- 制定每日总热量。
- 定时定量进餐,低脂低盐,少食多餐。
合理运动是手段
持之以恒的运动能帮您纠正高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重,改善血脂水平,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适应性和劳动能力。
- 具体运动项目因人而异,运动强度适中,运动频率循序渐进。
- 降糖药物治疗时避免空腹运动,可在进食后1~ 2小时内进行.
- 坚持有氧运动,如步行、做操、慢跑等。
病情监测是保障
全方位的病情监测能帮您
- 及时判定病情,有助于医生制订和调整治疗方案。
- 调节饮、运动、降糖药物剂量之间的平衡。
其中,自我血糖监测是您日常管理病情的重要手段。病情不稳定时或血糖波动大时需每天监测血糖,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则可每周监测12天,每天47次。
药物治疗室武器
正确地选择降糖药物能帮您有效控制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对于任何降糖药物您都应该:
- 遵照医嘱服用
- 不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物
- 不随意停药
- 不忘记服药
- 服药期间应戒酒
目前降糖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口服降糖药
常用降糖药物
- 非促泌剂:双胍类(二甲双胍类)
- 噻唑烷二酮类(吡格列酮类)
- 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类)
- 促泌剂:磺脲类(格列齐特、格列本脲等)
- 格列奈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 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
2.胰岛素
根据来源和化学结构分类 特点 举例
- 第1代胰岛素制剂(动物胰岛素):1.有一定降糖疗效2.安全性和灵活方便性较差 动物胰岛素,如牛胰岛素、猪胰岛素
- 第2代胰岛素制剂(人胰岛素):1.降糖疗效和安全性均强于第1代2.灵活方便性较差 1.短效人胰岛素,如中性人胰岛素2.中效人胰岛素,如第低精蛋白锌胰岛素3.预混人胰岛素,如双时相低精蛋白锌胰岛素30R双时相低精蛋白锌胰岛素50R
- 第3代胰岛素制剂(胰岛素类似物):1.更灵活方便2.安全性更高 1.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如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2.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3.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地特胰岛素
安全性高是指低血糖风险低,过敏反应少
心理疏导不可少
糖尿病治疗可能会使您感到生活受到限制,病情变化时产生沮丧、悲观甚至情绪抑郁。愉快的心理能帮您:
- 尽快走出心理误区
- 利于病情控制
- 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预防并发症为了生活好
糖尿病是一种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基础上发生的生活方式病,我们不能改变遗传,但我们能掌握自己的生活方式。
- 患了糖尿病就需要通过早期血糖达标来预防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 对于患有亲友,需定期进行高危因素筛查,规律监测血糖。
- 糖尿病常见危险因素: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年龄大于45岁,血脂异常、高血压,久坐生活方式。
教育管理是核心
糖尿病教育能帮您获得正确的糖尿病防控知识,科学地制定糖尿病防治计划,“早诊断、早治疗、早达标、早获益”。您需要做到:
- 了解糖尿病和自己的病情
- 常与医生沟通
- 阅读书籍
特殊情况的处理窍门
- 当您感觉不舒服的时候,血糖水平可能升高。此时该做什么?
- 继续使用降糖药物。
- 监测血糖,至少每4小时一次。
- 休息,并尽可能保持正常饮食。如果不能进食,每小时至少要喝250ml的水。
- 监测尿酮体。
- 什么时候您应该看医生?
- 觉得口干、烦渴、多饮、多尿。
- 不断拉肚子或呕吐。
- 不能进食达24个小时。
- 发烧。
- 持续高血糖。
- 能不能开车?
可以前提是您必须通过考试取得合法驾照并按照年检,且具有相对稳定的血糖控制:
- 对于低血糖有感知且没有频繁发作的低血糖。
- 没有严重的高血糖状态。
- 没有急性并发症和严重的慢性并发症。
- 没有服用影响定向力和判断力的药物或饮品。
- 没有严重的,足以影响视力的视网膜病变。
- 车内应备有应急的食物或糖块,可在低血糖时服用。
- 避免长途旅行,如果需要应驾驶4小时进行车外活动。
- 做好血糖监测和记录。
- 能不能旅行或度假?
能,需至少提前两周咨询医生或糖尿病专业护士,并在出门前准备好以下物品结伴前行:
- 附有糖尿病身份识别卡的急救卡。
- 采血针、血糖仪。
- 保险责任含糖尿病的旅行保险。
- 准备一封您需要携带针头/医疗设备的医生的信,以备海关安检(出国时适用)。
- 专备的食物,如小吃、水果等。
- 胰岛素使用者还需准备:医生开具的胰岛素处方;备用胰岛素、针头和笔或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