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效应:从创业到个人成长,如何实现持续发展?
飞轮效应:从创业到个人成长,如何实现持续发展?
飞轮效应这个词,被查理芒格收录到了100个思维模型中,也在其他的模型中屡次提到。
啥是飞轮效应?
飞轮效应是指,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地,每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人在进入某一新的领域,都会经历这一过程。
简单理解就是,刚开始吧都挺难的,以后跑起来就好了。
老祖宗说的“万事开头难”,就是飞轮效应想表达的重点。
说的深入一点,飞轮效应,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确认目标。这个阶段要确认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也就是确认发力方向。需要的是洞察。
第二阶段,打基础。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花大力气却看不到明显效果。需要的是耐心。
第三阶段,持续发力,不要停。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成效不稳定,稍稍放松有可能马上完蛋,努力也可能有等比例回报,说不好,不一定。但一定的是需要坚持。
第四阶段,起飞。这时候你会发现之前做的功,它的效,在这时候体现出来了,巨大的惯性会让他自己转动很久一段时间,偶尔松油门也没事,再稍稍加把力,也可以让它转得更快。所以,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自有惯性,懈力不停,加力更快,这个阶段容错率也更高,需要的仅仅是惯性保持,偶尔修正就好了。
所以说飞轮效应,来自于增强回路的逻辑,并表达出一种复利型思维。
一个成功的创业历程,可以是飞轮效应。开始方向对了,前期打基础并不容易产生效果,发展期形成规模,拥有核心竞争力,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运行稳定,扭亏为盈,持续获利,这时即便有偶尔的懈怠、迷茫也不至于全盘失败。
一个品牌的建立过程,可以是飞轮效应。开始策略对了,前期投入费用高,收效不明显,中期持续发力让品牌深入人心,后期就可以通过品牌溢价获利,即便偶尔遇到一点危机公关,也不会那么容易失败。
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可以是飞轮效应。开始规划对了,前期建立体系看不出明显效果,中期只要坚持把体系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后期产业链条成熟,会有明显变化,即便偶尔遇到危机,依托成熟体系,也会在危机过后很快恢复过来。
个人学习提升也是飞轮效应。前期打基础看不出效果,中期坚持成绩时好时坏,但只要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期就会稳定在一个高水平的位置,平时只要稍稍观察一下最新知识,前沿成果就可以持续保持领域内的领先地位。
在我看来,飞轮效应并不像其他思维模型那样,能为我们解决什么具体问题。但是它能提醒我们,如何理解一个问题。就是当你感到坚持做一件事情又难又没效果的时候,就可以想想这件事未来可不可以形成飞轮效应。这能让人在对待正确的事情上,更有耐心,更能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