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全解析:从症状识别到中医调理
甲减全解析:从症状识别到中医调理
甲减,全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它不仅影响患者的代谢率,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身体和精神症状。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详细解析甲减的成因、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甲状腺的作用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位于喉下部气管上部的前侧,吞咽时可随喉部上下移动。其主要功能是合成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
- 促进新陈代谢
- 促进生长发育
-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 加强和调控其它激素的作用
- 加快心率、加强心缩力和加大心输出量等
什么是甲减
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当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不足或甲状腺激素生理效应不足时,就会导致全身性疾病。在中医理论中,甲减属于“瘿病”、“虚劳”范畴,多由于素体阳气不足引起脾肾阳虚、平素情志不遂引起肝郁脾虚,饮食不节引起脾虚湿阻,以及瘿病日久不愈损伤气血、脾肾失养、阳气不足造成。病位重在脾肾。
甲减的易发人群
甲减好发于中青年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甲减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轻者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部分患者始终没有明显的症状。具体表现如下:
一般表现:怕冷、皮肤干燥少汗、粗糙、泛黄、发凉、毛发稀疏、干枯、指甲脆、有裂纹、乏力、轻度贫血、体重增加。
特殊表现:颜面苍白而蜡黄、面部浮肿、目光呆滞、眼睑浮肿、表情淡漠、少言寡语、颈部肿大。
心血管系统:心率缓慢、心音低弱、心脏呈普遍性扩大、常伴有心包积液、也有甲减性心肌病变。
生殖系统:会对生育产生影响。男性可出现性功能低下,女性可有月经不调、经血过多或闭经,不孕。
肌肉与关节系统:常感肌肉疼痛、僵硬、关节不灵活、有强直感、受冷后加重、慢性关节炎。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便秘、腹胀、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精神神经系统: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反应迟钝、多瞌睡、精神抑郁等。
甲减的分型
甲减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甲减和继发性甲减。原发性甲减包括甲状腺术后甲减、甲状腺碘131治疗后甲减、桥本甲减、甲亢药物治疗后出现的甲减等。继发性甲减包括中枢性甲减等。
甲减需要治疗吗
甲减会导致高血脂,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招来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所以甲减一般情况下需要治疗,西医治疗主要是补充甲状腺激素。
甲减吃上药就可以了
甲减吃上甲状腺素片就可以了?这种认识是不对的,一定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另外不同情况下指标控制的目标也是不同的,例如孕期、甲状腺恶性肿瘤术后、老年患者等,需要至内分泌专科进行评估。
甲减可以停药吗
甲减大多情况下需要终身补充甲状腺激素。但有些情况下则不需要终身服药:如亚甲炎导致的甲减、甲亢口服药物治疗后出现的甲减、其他原因导致的一过性甲减。
甲减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甲减有其独特的优势,能较快的调整甲状腺功能,减少甲状腺激素使用剂量,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部分患者经过补充甲状腺激素治疗后,检查甲功指标已经正常,但仍有乏力、怕冷、情绪低落、睡眠障碍、浮肿等不适症状,中医中药治疗则可有效缓解这些症状。
甲减的中医治疗主要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补脾肾为主,辅以化湿祛瘀、调肝健脾等法。
肝郁脾虚证:平素情志不遂、爱生闷气导致肝郁脾虚,常表现为乏力、喜欢叹气、时有腹泻,常用逍遥丸加减治疗,主要成分为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等;
脾虚气血不足证:常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萎黄、腹胀,常选用八珍汤加减,主要成分为党参、茯苓、白术、熟地、当归、川芎等;
脾肾阳虚证:常表现为腰膝酸软、乏力、手足凉、腹泻等,常用金匮肾气丸加减,主要成分为附子、肉桂、山药、山萸肉等温补脾肾。
另外还可配合中医特色治疗,如耳穴压豆,是通过王不留行子贴压于神门、肝、肾、心、内分泌等耳穴,通过对穴位的刺激起到改善乏力、睡眠欠佳、大便不畅等;中药穴位贴敷,是通过益气温阳、温经通络的中药膏贴敷于肾腧、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可有效缓解乏力、怕冷、腹胀等;针灸,是通过针刺或艾灸特定穴位起到健脾益肾、疏通经络的作用,可以缓解乏力怕冷、腰膝酸软、消化系统症状、睡眠障碍等,常用的穴位有脾腧、肾腧、关元、神阙、足三里等。
甲减患者如何养生
饮食方面:保持清淡饮食,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以及富含碘元素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生活调理: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进行户外散步、爬山等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可适当进行食疗。如黄芪党参牛肉汤:可以补气升阳,延缓衰老,对元气不足的甲减患者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当归羊肉汤:可以改善脾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怕冷肢冷等;山药桂圆红枣莲子汤:可以补气养血,适用于甲减脾虚气血不足者。
可以进行穴位按摩。常用的穴位有,神阙穴: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调理肠胃的作用;足三里:有健脾益气的作用,配合神阙穴按摩可以改善甲减引起的腹胀、便秘;太溪穴:有滋阴益肾、壮阳强腰的作用;涌泉穴:位于足底,有散热生气、滋阴益肾的作用,可以缓解甲减引起的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