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的茶多酚:抗氧化、抗衰老、消炎杀菌的保健功效
茶叶中的茶多酚:抗氧化、抗衰老、消炎杀菌的保健功效
茶叶中富含多种功能性成分,其中茶多酚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茶多酚不仅含量丰富,而且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消炎杀菌等多种保健功能。本文将详细介绍茶多酚的化学组成、分布特点及其在食品、医药、日化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茶叶之所以具有保健功能,根本原因在于其所含的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占茶叶干重的15%21%,其中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酚类物质、糖类物质等多种成分。其中,最为特殊的是“茶多酚类物质”,其含量可达到20%35%,远高于其他植物。
茶多酚的化学组成
茶多酚,是指茶叶中富含的一类多羟基酚性物质,是茶叶中最具有特征的次生代谢产物。按照化学结构分类,茶多酚可分为四大类:
- 黄烷醇类(即儿茶素类):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活性最强。
- 黄酮类:占茶叶干重的3%~4%。
- 酚酸类:占茶叶干重的1%~2%,活性相对较弱。
- 花色苷类
其中,儿茶素是茶多酚的主体成分。目前已发现茶叶中有十多种儿茶素类化合物,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EGCG)的含量最高,约占儿茶素总量的70%,其分子结构中含有8个酚羟基,是功能活性最强的儿茶素。
儿茶素在茶树中的含量分布并不均匀:
- 品种差异:云南、广东、海南等地的大叶种茶树中含量较高,而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的中小叶种茶树中含量相对较低。
- 季节差异:夏季茶树新梢中儿茶素含量最高,秋季次之,春季则最少。
- 部位差异:新梢等生长旺盛的部位含量最高,老叶、茎等部位含量较少,根中含量极微。
茶多酚的保健功能
茶多酚是茶叶中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理调节功能:
-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衰老
- 增强机体免疫力
- 降血脂、降血糖
- 抗辐射、抗癌防癌
- 抗菌、抗病毒
- 防龋齿
茶多酚在保健食品、医药等行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心脑健片剂与胶囊等制剂就是以茶叶提取物茶多酚为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品。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2006年批准茶多酚作为处方药,这是自1962年药品修正条例之后批准上市的植物(草本)药之一。
在我国,已有许多应用茶多酚开发的保健食品,主要应用于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血脂及减肥等领域。
茶多酚的应用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保鲜剂和食品添加剂,可替代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早在1991年,茶多酚就以食品添加剂中的抗氧化剂身份亮相。2010年,EGCG也被列为新资源食品,为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法规依据。
茶多酚已经在我国实现了工业化提取制备,含量规格有98%、90%、70%、50%和40%等,并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 食品领域:可用于面条、馒头、糖果、口香糖、巧克力、糕点、冰激凌等食品,以及茶饮料、保健饮料等饮品。
- 医药领域:可用于制备心脑健片剂、胶囊等药品。
- 日化领域:可用于洗面奶、爽肤水、乳液、面霜、防晒霜、洗发水、香皂、沐浴露、洗衣粉、洗手液等产品,具有深层清洁、抑菌消炎、补水保湿等功能。含有茶多酚的漱口水、绿茶牙膏、黑茶牙膏等,能够消除口腔异味,保持口腔卫生,有效健龈护齿。在棉织物(内衣、鞋子、袜子等)中添加茶多酚,可以抑制或杀灭皮肤病细菌与真菌,同时消除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