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呵护孩子成长不能光靠“陪伴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呵护孩子成长不能光靠“陪伴师”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07030

“与传统的家教不太一样,他们早教、娱乐、生活都能兼顾……”近期,儿童成长陪伴师这个新兴职业受到社会关注。记者走访调查后发现,不少家长认为聘请“陪伴师”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但也有家长反映目前市场上的“陪伴师”素质参差不齐。高薪聘请的“陪伴师”究竟靠谱不靠谱?(《工人日报》)

“陪伴师”走红背后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的父母由于职场和生活压力较大,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或是自感教育能力有限而期望专业人士能提供相关指导或服务。“陪伴师”这个新兴职业的出现,正迎合了这些家长的需求。透过“陪伴师”受到众多家庭追捧的现象,人们能看到家长们对陪伴孩子成长重要性的深深认可。

“陪伴师”不能替代父母

不过,即便是给孩子找到最优秀的“陪伴师”,也无法取代父母的陪伴。孩子与父母之间有着割舍不掉的血缘亲情,这种特殊的情感联系是再优秀的“陪伴师”都无法替代的。从法律的层面看,关爱、抚育和教育孩子是父母作为监护人的应尽职责和法定义务,“找人陪伴”并不能减轻这种责任。因此,“陪伴师”只能起到辅助性的教育作用。事实上,很多家长在聘请“陪伴师”时也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聘请“陪伴师”的行为,并非是想从育儿责任中脱身,而是更多地出于缓解自身育儿焦虑的目的。

行业乱象亟待规范

家长希冀通过聘请“陪伴师”来摆脱或缓解自身育儿焦虑的想法,并不靠谱。根据相关报道,除日常的陪伴和照顾儿童工作外,“陪伴师”还要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包括良好习惯养成、户外运动陪护、兴趣爱好启蒙等。这就要求从业者具备一系列专业素质和个人品质,包括知识水平、沟通技巧、心理学知识、责任感、安全意识等。同时还要协助家长解决好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厌学、沉迷游戏、情绪失控等。但目前对于“陪伴师”的职业资质和行业标准,并无明确和权威的定义。有的从业者自诩“专业的儿童照顾者”,也有人以“陪学又陪玩”来界定自己的业务范畴。而在国家职业目录中,并无“儿童成长陪伴师”这一职业,也没有相似职业,该名称不过是由某些企业或个人自行创造并使用,目的只在于满足家长对于专业儿童成长陪伴服务的市场需求。由于缺乏行业门槛和职业资质,目前“陪伴师”行业出现从业者缺乏专业能力等市场乱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规范发展是当务之急

应该承认的是,一些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陪伴师”从业者,可以满足家长们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加强情商和逆商培养的家教需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规范“陪伴师”行业发展,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对于市场鱼龙混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乱象,需要相关部门通过加快开发和出台职业标准、加强行业监管等手段,促进“陪伴师”这个新职业规范发展,同时从政策法规层面为新职业健康发展提供适当支持,让从业者安心、家长放心。

家长的陪伴无可替代

从陪伴孩子成长的角度来说,家长除了寻求“陪伴师”提供的专业服务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己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毕竟,呵护孩子成长,有温度的亲情永远比冷冰冰的专业技能更有效果。只要家长用心陪伴,与孩子多进行亲密互动,自然就能在点滴之间看到孩子的进步,育儿焦虑自然就会缓解。

本文原文来自健康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