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当天必须结清工资吗?法律这样规定
员工离职当天必须结清工资吗?法律这样规定
员工离职时工资如何结算?这是职场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答:员工离职当天是否必须结清工资、自动离职工资如何计算、离职时扣绩效工资是否合法。
员工离职当天必须结清工资吗
员工离职当天,用人单位原则上应结清工资,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存在合理的延迟支付情形。
从法律规定来看,《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明确,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这体现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确保其在离开用人单位时能及时获得应得的劳动报酬。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若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需要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结算、核对考勤、核算绩效等,且这些工作在离职当天难以立即完成,用人单位可在与员工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在合理期限内支付工资,但该期限不宜过长。
若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未在员工离职时结清工资,员工有权通过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及可能产生的经济补偿等。
自动离职工资怎么算
自动离职时工资的计算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其一,按照实际工作天数计算。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实际出勤的天数,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日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日工资的计算方法一般为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月计薪天数通常为21.75天。
其二,扣除相关费用。如果劳动者在离职前存在未归还的借款、预支款或者因个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需要赔偿的情况,用人单位可以从工资中依法扣除相应金额,但扣除后的剩余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其三,奖金、津贴等的计算。对于正常出勤期间应得的奖金、津贴等,只要符合用人单位规定的发放条件,也应一并支付给劳动者。
需要注意的是,自动离职虽不被提倡,但劳动者依法应得的劳动报酬,用人单位不得无故克扣或拖欠。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资或存在不合理扣减情况,劳动者可通过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离职扣绩效工资合法吗
离职时公司扣绩效工资是否合法,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若劳动合同或公司规章制度有明确约定,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比如员工未完成约定的绩效任务,或者在绩效考核周期内存在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工作失误等影响绩效的情形,公司按照约定扣减相应绩效工资,一般是合法的。公司应能提供员工绩效表现不佳的相关证据,如绩效评估报告、工作失误记录等。
若公司无正当理由,随意克扣离职员工绩效工资,则是不合法的。绩效工资属于员工劳动报酬的一部分,公司不得无故克扣。例如,员工已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达到绩效标准,但公司以离职为由扣发绩效工资,这种行为侵犯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总之,关键在于是否有合理依据和明确约定,员工若认为公司扣绩效工资不合理,可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