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奖励保持学习动力
如何用奖励保持学习动力
一般来说,我们把奖励分成两种:
✅一种叫作物质奖励
✅一种叫作精神奖励。
物质奖励包括了玩具、零食或者去某个地方玩,以及勋章、小红花这样的代币奖励;而精神奖励包括了表扬、称赞、关注、期待等。这都是我们做父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激励方法,也会经常把它们用在激励孩子的学习上。方法并不陌生,但要正确使用并不容易。
✅用美国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威廉·斯迪克斯鲁德(William·Stixrud)的话来阐述绝大多数心理学家对奖励的态度:🉑奖励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也有助于孩子改变行为,实现短期目标。🉑奖励也同时可以让大脑对无聊的任务保持活跃,继而完成枯燥的任务。但是,它更多的功能是让孩子合作,而非激发孩子长久的动力。
🗣🗣所以,奖励对于保持动力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因此,搞清楚奖励的运行机制,并且学会运用它们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奖励的负面影响。
✅奖励的目的是什么
从源头来说,奖励和惩罚都来自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早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奖励能够让观察对象的某种(我们期待的)行为增加,而惩罚能够让这种行为减少。这也就是“胡萝卜加大棒”法则的来由,也被心理学家称为“外部动机策略”。
🗣🗣🗣而作为家长,使用物质奖励的目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够保持某一种我们希望看到的行为。比如我们希望看到孩子努力学习、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等。
其实奖励孩子本身并不创造新的行为,而只能对其行为进行干预。所以,只要开始奖励,就会希望这种行为保持得长一些,我们把目标行为从没有到经常出现称之为“养成习惯”。✅一旦好行为变成了习惯,就可以达到不用奖励也能保持下去了。
🗣🗣🗣而对待学习,很多家长也都是这么期待的。其实不然!!!
🗣🗣奖励的频率是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武器,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机调节器。
而关于学习,能力涉及太多,慢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