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手起家到智能科考!我国南极建站40年走过硬核突围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白手起家到智能科考!我国南极建站40年走过硬核突围之路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thecover.cn/news/4PBcI8D3ThOH90qSdq8Jkw==
2025年2月20日,是中国首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落成40周年纪念日。从1984年首次南极考察到如今拥有5座科考站,中国南极科考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1984年12月30日,搭载着591名中国考察队员的向阳红10号经过52天的航行,仅凭经验和指南针抵达南极洲乔治王岛,五星红旗首次在南极大陆上空飘扬。
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极端环境下,队员们依靠人力和简单的机械设备,仅用27天就完成了地基挖掘、房屋建设、设备安装等全部工作。1985年2月20日,中国首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正式建成,创造了各国南极建站的最快纪录。
从长城站开始,中国在南极陆续建立了多个考察站。2024年2月7日,秦岭站正式投入使用,这是新时代中国首个常年科考站。秦岭站首创风能、太阳能、氢能、柴油发电多能互补体系,其中光伏和风电占比达60%,即使在极夜条件下也能提供电力。
2024年11月1日,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启程,此次考察由“雪龙”号和“雪龙2”号等三艘船只保障。“雪龙2”号作为一艘极地科考破冰船,不仅拥有更密的横骨、高强度低温特种钢和特殊防冰雪涂料,还配备了可360度转动的吊舱推进器,是全球首艘采用船尾、船首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
除了“雪龙”系列破冰船,2024年6月24日,我国新一代破冰科考船“极地”号正式命名交付,该船一次补给可保障60人在海上生活80天。
经过几代科学家40年的努力,中国已基本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南极考察研究科学体系,在南极冰盖形成演化、极光研究等领域成为国际南极研究的重要力量。
热门推荐
2025社交媒体上的磕CP热潮:从心理学到文化学的多维解读
《心动的信号》:揭秘磕CP的心理学奥秘
被原子弹轰炸后100年内不能住人,为何广岛、长崎现在还有人居住
原子弹轰炸广岛79周年:联合国秘书长警告发生核战争风险
冬游徐州:云龙湖畔赏夜景,龟山汉墓探秘境
徐州冬游必打卡:龟山汉墓、云龙湖、方特乐园全攻略
跟着小鑫镜头,捕捉徐州最美秋景
中俄高校联合研制首颗微卫星发射成功
郑远元修脚:从街边小店到百亿帝国
郑远元修脚帝国:从草根到百亿大佬的成长之路
从摆地摊到“修脚帝国”:郑远元的全球扩张之路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制假售假:危害与对策
双11直播售假频发,如何根治这一顽疾?
从“假烟之乡”到法治典范:云霄县的蜕变之路
阿里巴巴再出重拳打击假货:4000多条线索仅1%获刑,制假售假为何屡禁不止?
媒体爆张伟丽出场费或超张志磊,中国德比后资产达4000万元?
铁总获高铁票价自主权,你的钱包准备好了吗?
RUDN大学英授本科申请攻略:你准备好了吗?
中俄高校携手共进:RUDN与BNU的金砖合作之路
帕特里斯·卢蒙巴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从苏联到现代
模拟法庭中的高效团队协作秘籍
定州博物馆镇馆之宝揭秘:东汉龙螭衔环谷纹青玉璧
定州博物馆:一座承载千年文化记忆的殿堂
定州博物馆:千年古县的文化瑰宝
定州博物馆:三件国宝级文物见证千年文化
揭秘狼牙特战旅:何志军的传奇故事
肾结石患者能吃菠菜吗?这份安全食用指南请收好
肾囊肿患者吃菠菜?当心草酸影响!
慢病管理新招:掌握用药,健康生活不打烊!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哪个更好?为什么西替利嗪的处方量排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