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黄疸的特点及诊断治疗建议
病理性黄疸的特点及诊断治疗建议
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问题,其特点是黄疸出现过早、程度过重、进展过快、持续时间异常、褪而复现或加重以及血清结合胆红素升高。及时发现和治疗病理性黄疸对于预防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改善婴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图1: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病理性黄疸的定义和重要性
病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的黄疸,其特点是黄疸程度重、进展快、持续时间长,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早期发现病理性黄疸有助于避免病情恶化,预防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同时可以减轻家庭负担。
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1. 黄疸出现过早
病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即可出现,而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24小时内出现黄疸可能与溶血、感染、胎粪排出延迟等因素有关,需及时排查。
2. 黄疸程度过重
病理性黄疸的黄疸程度较重,可累及全身,而生理性黄疸相对较轻,多局限于面部和躯干。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205-257umol/L,可认为是病理性黄疸。
3. 黄疸进展过快
病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上升速度非常快,可在短时间内达到很高的水平。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4. 黄疸持续时间异常
足月儿黄疸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2周,超过此时间即可视为异常。早产儿的黄疸持续时间较长,可超过4周,但超过此时间也需引起注意。
5. 黄疸褪而复现或加重
在黄疸正常消退后,皮肤黄疸再次出现,且颜色可能更深。反复发生黄疸可能多次消退后再度出现,表现为病情的反复。随着时间的推移,黄疸程度逐渐加重,皮肤颜色越来越黄。
6. 血清结合胆红素升高
成人血清结合胆红素的正常值为0-3.4μmol/L,超过此范围即为升高。新生儿由于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血清结合胆红素水平会较高,但通常不会超过34μmol/L,超过此范围即为病理性黄疸。
诊断和治疗建议
密切监测新生儿的黄疸情况,特别是出生后24小时内,以便及时发现病理性黄疸。
采用光照疗法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避免药物副作用。
严密监测胆红素水平变化,以及宝宝的反应和症状。
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病毒、保肝、解除胆道梗阻等。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图2:病理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原文来自人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