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略带神秘的哲学家——恩培多克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略带神秘的哲学家——恩培多克勒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opus/1002134501472600066

恩培多克勒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四根学说”和“爱憎学说”,对后世哲学和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略带神秘色彩的哲学家的生平、思想和学说。

恩培多克勒生平

恩培多克勒(约公元前495—约公元前435),生于意大利以南西西里岛上的西西里阿克拉伽原(今阿格里琴托城),出生的家庭是当地的望族。但他在青年时代曾作为阿克拉伽原推翻暴君斗争的策动者。此后,一直致力于研究哲学。据说曾是巴门尼德的学生,而普罗泰格拉和阿那克萨戈拉与他是同时代的人。

恩培多克勒【图片来源于网络】

恩培多克勒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这一点可以从他生平残留下的一些语言和行为中,既有神秘主义又有经验主义中看出来。

例如,他曾自称: 我非凡人,而是行走在你们中间的不死神明,头戴丝带花冠,谁见了都尊崇......无数人成群结队追随我,询问如何得福 。但与此同时他也认为自己是: 被神抛弃的流亡者。

从语言上来看,恩培多克勒的自身定位似乎很奇特,既不是凡人又不是神,姑且认为,他大概认为自己是凡人中无限接近于神的存在吧。后来恩培多克勒的死,据传说是跳进了埃特那火山口,为了证明自己的神性而死。但讽刺他的人说,他的鞋被火山喷了出来,看来他依旧是个凡人,因为他视为四根之一的火并没有接纳他。

以上这些是恩培多克勒简略的生平

四根学说

你首先要听到那化生万物的四个根:照耀的宙斯(火)、养育的赫拉(气)、爱多纽斯(土)、以及聂斯蒂斯(水),它的泪珠是凡人的生命之源。

火、水、土以及那崇高的气,此外还有那破坏性的“憎”,在每件东西上都有同样的分量,以及元素中间的“爱”,它的长度和宽度是相等的。你用心考察它吧,不要瞪着眼坐在那里。

是它扎根在我们凡人的肢体中。是它使我们有了亲爱的思想,做着和睦的工作;因此人们把它称为喜神或爱神。

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家认为水、火、土、气中的某一种物质大概是万物的本原;而毕达哥拉斯学派则把组成万物的本原用逻辑思维来延展,试图解释世界的规律。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学说的对立主要是万物的本原是静止还是流动。

而恩培多克勒将水、火、土、气看作是万物的本原,但是这四个元素(姑且称为元素),并不是恩培多克勒的首创,而是古希腊苏格拉底前的哲学家普遍有的共识。只是恩培多克勒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

而在当时的哲学家们,有的是并没有超脱宗教范围,也有的希望用宗教来解释自己的学说以达到使大部分人可以接受,或者干脆自身的学派化身为近似宗教的团体。而恩培多克勒也是如此。将宙斯、赫拉、爱多纽斯和聂斯蒂斯与四根联系在了一起。

到这里,恩培多克勒算是解决了万物的本原问题,那么这些本原是怎么组成万物的?恩培多克勒使用了两个词(或说神祇)来解释。爱(Love)和冲突(Strife)。

爱憎学说

说是爱和冲突,如果按照现在的名词来说,不如说是吸引和排斥。水、火、土、气四种元素在吸引和排斥的作用下,聚合离分,形成各种不同的物质。爱(吸引)的力量使这些元素结合,而冲突(排斥)使他们分开。这些东西相互不停的变化,各自在变化中此消彼长。恩培多克勒提出的爱(Love)和冲突(Strife)和物理学中的吸引排斥的说法是有相似之处的。

因为“冲突”和“爱”这两种力量以前存在,以后也同样存在,我相信,这一对力量是会万古常存的。

一切会消灭的东西,真正说来并没有什么本质,它们的灭亡中也没有什么终止。有的只是混合以及混合物的交换。本质只是人们给予这些东西的惯称。

这经常的变迁从不停息,在一个时候一切在“爱”中结合为一体,在另一个时候,每件事物又在冲突着的“憎”中分崩离析。所以,事物的本性既然是从多中产生出一,当一瓦解时又变为多,它们就有一个产生,而它们的生命并不是常住的。既然它们的变化永不停息,它们就处在永远不可动摇的生存循环之中。

按照这个理论,恩培多克勒大约是认为,历史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有的时候Love站距主导位置,那么这个时候宇宙和世界就是和谐、灿烂的,而有时Strife占据了主导,在Strife的影响下,各种元素也会互相排斥,从而导致这个世界混乱。当Love再次占据上风的时候,本来分崩离析的各种元素又会重新组合成新的事物。宇宙周而复始,四根万古长存。

感官知觉

知觉。是那些适于进入各种感官的孔道的“流射”所造成的。因为这个缘故,一种感官是不能判别另一种感官的对象的,因为有些感官的孔道太宽,有些感官的孔道太窄,不适合某一种感觉对象,它要求一穿而过,毫无接触,要末根本进不去。

视觉的本性。他说眼睛中间是火,周围是土和汽,这汽很稀薄,所以火能通过,就象灯笼里的光能通过一样。水与火的孔道是安排得一条隔着一条的;通过火的孔道,我们看到亮的孔道,各种颜色是由流射带给视觉的。通过水的孔道,我们看到黑暗;每一类对象都有与它适合。

恩培多克勒的这个理论,大概是探讨认识论的雏形。认识论就是人对知识以及对知识获得的信念。

举个例子来说:我相信有神的存在,也相信神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神就是让这个世界有秩序的发展的唯一力量。那么我心目当中的神也是一个白胡子的老头,浑身散发着金光的。问题就在于,我认识的神是我心目中创造的那个神的形象,还是神本来就是这个形象呢?

再举个例子:我坐在了石头上,这块石头很平,我能看到摸到还能坐上去,那我凭借什么认定这块石头他本真的样子就是我感知的样子呢?

恩培多克勒认为,所有的知觉是来自各个感官通道的流射,视觉与听觉是不一样的,所能感受到事物的流射当然也不同。我们要考察每一个事物的明晰程度。就要抛弃单一的感官带给我的一些错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