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霜降,为何说“最怕霜降是晴天”?今冬冷到哭?霜降农谚有说法
今日霜降,为何说“最怕霜降是晴天”?今冬冷到哭?霜降农谚有说法
10月23日,我们迎来了今年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然而,前几天还都是持续的阴雨天气,到了霜降节气却突然出太阳了,而且后面几天还都是晴天为主。这太阳一出来,气温也升上来了,很多地方的最高温度都已经达到了二十几度。虽然天气好了,方便农民干活了,此时正是采摘柿子、挖红薯等黄金季。然而老人们却说“最怕霜降是晴天”,那这又是为什么呢?霜降晴天有啥说法,今年冬季会特别冷吗?我们来看看霜降的谚语咋说的。
首先,根据古人的经验来看,从冬季雨雪情况来看,霜降晴天往往预示着冬季晴天多、雨雪少。
民间就有老农谚说“烂了霜降,冬季雪多”,意思是霜降当天下雨,冬天就会有较多的雪。虽说冬天大部分农作物不处于种植期,但冬雪对来年庄稼丰收意义重大。它就像给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既能保暖土壤,防止农作物根部受冻,又能在来年春天融化后为土壤提供充足的水分,滋润庄稼生长。
相反,“霜降日头,冬季少雪”、“霜降有雨,开春雨水多;霜降无雨,冬春旱”,这些农谚都表明霜降晴天可能带来冬季少雪干旱的情况,这对农业生产可不是个好消息,干旱可能会影响土壤墒情。特别是开春以后如果持续不下雨,那就不利于来年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毕竟春雨贵如油,可见其重要性。
其次,霜降晴天还可能预示着冬季偏暖,而这样人畜可能感觉舒服了,但是对农业也是不利的。在民间就有这样的农谚:“霜降下雨连阴雨,霜降不下一冬干”,说的是霜降节气下雨了,那么后面就是持续的阴雨天气,冬季的雨雪也很多。而如果霜降节气没有下雨,那就预示着冬季的雨雪少,晴天多,这样的冬季就偏暖。
类似的还有“霜降无雨,暖到立冬”以及“霜降雨淋头,立冬雪打头”,都在说明霜降下雨和下雪与后续天气变化的关系。如果霜降当天下雨,立冬可能就会下雪,而霜降晴天则可能让冬季较为温暖。冬季偏暖可能会导致一些病虫害安全越冬,增加来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再者,从来年收成方面考虑,霜降晴天也不是好兆头。因为老祖宗的经验总结了“霜降有雨来年丰”、“霜降有雨麦满仓”等民谚,它们就明确指出霜降有雨对农作物好,有利于来年的丰收。而相反,在霜降节气当天是大晴天却预示着来年收成可能不太好。这是因为适宜的雨雪天气能够为土壤补充水分和养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而晴天少雨可能无法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影响其生长态势和产量。
那么,今年冬季会很冷吗?从前面提到的谚语来看,霜降晴天,预示着冬季的雨雪少,晴天多,这样的冬季就偏暖。民间还有“霜降晴,风雪少;霜降雨,风雪多”的谚语,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如果霜降当天是晴天,那么当年冬天风雪就会少一些;反之,如果是雨天,风雪就会多一些。而作者的家乡今天霜降就是晴天,老人们都说后面有一段时间是晴天,这样也预示着冬季偏暖哦。
不过,我们也不能仅仅依靠这些农谚来准确预测天气和收成。农谚是农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现代气象科学更加精准和全面。气象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大气环流、海洋温度、地形地貌等。而且,全球气候变化也使得天气变得更加复杂多变,传统的农谚可能无法完全适应新的气候形势。
尽管如此,这些农谚依然承载着丰富的农耕文化和智慧,它们是我们了解过去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一扇窗口。在霜降这个节气,我们关注天气变化,不仅仅是为了预测冬季的冷暖,更是对大自然规律的一种敬畏和尊重,对农业生产的一份关心和期待。无论今冬是冷是暖,我们都可以借鉴这些农谚中的智慧,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做好应对各种天气情况的准备,为来年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今年的霜降节气,你们家乡是晴天,还是下雨,甚至是下雪了呢?不妨关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