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汽车风阻系数详解:如何实现破风前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汽车风阻系数详解:如何实现破风前行?

引用
1
来源
1.
https://feature.u-car.com.tw/feature/article/32260?%E9%A2%A8%E9%98%BB%E4%BF%82%E6%95%B8%E5%B0%8E%E8%AB%96%E8%88%87%E8%A8%AD%E8%A8%88%E9%87%8D%E9%BB%9E%E4%BB%8B%E7%B4%B9?utm_source=feature&utm_medium=list&utm_name=page_27&utm_content=image

汽车设计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其中降低排放和提高动力输出是重要目标。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减少行驶时的阻力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汽车风阻系数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定义、测量方法、影响因素以及设计优化等方面。


图1:梅赛德斯-奔驰风洞实验室展示空气动力学原理

行驶中的“风”如何定义?风阻系数物理意义详解

要理解如何破“风”而行,首先需要了解行驶中的“风”是如何定义的。汽车的风阻系数涉及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原理。简而言之,当环境气体为不可压缩牛顿流体时,可以导出以下阻力与风阻系数的公式:

Fd = 1/2ρv²CdA

其中:

  • ρ(希腊字母rho)为空气密度,单位为 kg/m³
  • Fd为车体接受风速时产生的实际阻力
  • v为车速
  • Cd为风阻系数
  • A为迎风面积

随着车速的增加,空气阻力也会逐渐增加。据许多国内外文献指出,在时速200km/h以上时,空气阻力几乎占所有行驶阻力的85%。

一般而言,汽车制造商通过风洞测试来获得实际车辆的风阻系数。具体方法是将车辆置于风洞中,通过调整风速来模拟汽车行驶时的车速,再使用测试仪器测量车辆需要克服风速所需的力(Fd)。在进行特殊空气动力学设计时,一些制造商还会运用流场可视化技术,通过观察车辆在风洞中产生的流线,来评估车辆行驶时的流线平顺度和导流特性,从而优化车辆外形以降低风阻。

外型与用途决定风阻大小

汽车诞生时的外型与用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风阻大小。以现行市售车型为例,轿车的风阻系数通常在0.250.45之间,而SUV车型则在0.350.55之间,巴士或商用货车的风阻系数甚至可能超过0.5。

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制造商逐渐突破了车辆初始用途的限制,成功降低了风阻。以本田CR-V为例,该车型的风阻系数从第一代的0.45,降至最新版本的0.34,经过多年的演变,本田在保持车辆用途不变的情况下,将风阻降低了25%,实属不易。


图2:本田CR-V风阻系数从第一代的0.45(上图)降至第四代的0.34(下图),风阻降低25%

最直接影响:车头形状设计

汽车行驶时,气流最先接触的部分是车头。车头设计直接影响车辆的迎风面积和底盘气流。现代汽车制造商往往会在车头加入圆角或导角设计,以优化气流平顺度和导流性能。

在商用车领域,加装车头导流罩已成为降低风阻的常见措施。研究表明,有无导流罩的迎风阻力相差约30公斤(275牛顿)以上,长途行驶时的油耗差异更为显著。


图3:未加装导流罩的货车迎风阻力较大,加装导流罩可有效降低风阻

收窄车身,利于破风前行

研究表明,水滴形几何形状在风阻系数方面表现最佳。虽然许多车辆因设计限制无法采用这种形状,但制造商通过优化俯视角度来实现类似效果。例如,苏黎世理工学院开发的PAC-Car II概念车,采用水滴形设计,创造了0.07的超低风阻系数,是目前世界最低风阻车辆纪录保持者。


图4:苏黎世理工学院PAC-Car II概念车,风阻系数0.07

底盘平整化,优化空气流动

平滑的底盘设计可以减少空气摩擦阻力。理论上,不平整的底盘设计容易产生涡流,增加阻力。因此,许多跑车都将底盘设计为平滑表面,以利于空气流动。


图5:保时捷跑车采用平滑底盘设计,优化空气流动

空力套件的迷思:实际效益分析

空力套件如扰流尾翼虽然能改变车辆外型,但并不一定能降低风阻。扰流尾翼最初为高速赛车设计,其作用是增加下压力,而非降低风阻。某些扰流板设计可能改善车后真空吸力,但也会增加下压力,实际效果需要通过风洞测试或电脑模拟验证。


图6:扰流板设计原理与飞机机翼相似,产生负升力以稳定车身

降低风阻设计的实用考量

汽车制造商在追求低风阻的同时,还需考虑车辆用途和市场接受度。以梅赛德斯-奔驰Bionic概念车为例,该车采用仿生学设计,风阻系数达0.19,但因实用性或经济效益问题,未实现量产。

目前市售车型较少强调风阻系数,更多关注实用性和外观设计。然而,风阻系数仍是影响行驶阻力的重要因素。未来,期待汽车制造商能在保持车辆功能性的前提下,继续优化风阻设计,为社会和环境做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