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满招损,谦受益”的古代智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满招损,谦受益”的古代智慧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59401365_121119019/?pvid=000115_3w_a

“满招损,谦受益”是中国古代智慧中的一句名言,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更蕴含着丰富的处世哲学。本文将从《尚书》、老子等经典文献出发,探讨这一智慧在自然规律中的体现及其对个人修养的启示。

古人特别重视谦虚美德的培养,并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君子的本分。《尚书》中讲:“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所谓“天道”,指的实际上是天地之间,世间万物的自然规律。那么这些规律是什么呢?

处柔守慈

月满则亏,月亏则满,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古人由此悟出:过分的要受到制裁,而不足的要受到补益,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规律。所以智者都教导人要谦卑退让、舍财不贪。老子把这一个规律运用得淋漓尽致。他提出“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并把处柔守慈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这都是从观察自然规律提出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地道变盈而流谦”

改变盈满的是充实谦虚的。例如,同样在大地上注水,水自然流向潮湿、低洼的地方。再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能容纳百川,就在于它谦卑处下。在《老子》中也说,“上善若水”。水善于利益万物,为万物带来好处,但是却从来没有从万物那里要求回报;真正是与人无争,与世无求。而且水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一般人都是喜欢高高在上,但是水却不同,它处在众人所不愿意处的、所厌恶的卑下的地方,“故几于道”,所以它和道就相近了。因为,道在低处,一个人只有谦卑处下,才能够与道相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