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包头市少年宫、图书馆:城市公共性的建筑表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包头市少年宫、图书馆:城市公共性的建筑表达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vimage.cn/news_1574.html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不再仅仅是功能性的空间,更成为了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位于内蒙古包头市稀土高新区的少年宫和图书馆项目,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空间布局,重新定义了公共建筑在城市中的角色。



在中国,图书馆和少年宫往往被简单定义为藏书和教育的场所,功能单一且相对封闭。而包头市少年宫和图书馆项目则突破了这一传统观念,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将建筑与城市公共生活紧密相连。



项目位于内蒙古包头市稀土高新区,占地面积52987平方米,建筑面积52046平方米,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设计团队包括曹晓昕、周萱、沈晓雷等。设计灵感来源于内蒙古大草原的起伏延绵地貌特征,场地自东向西形成了四百余米的巨大跃动曲线,整个建筑群就像从地面生长出来一样。



设计团队在实地踏勘后发现,基地中间的规划道路对城市交通贡献较小,因此将其改为限制机动车通行的步行道路,并在两侧原有建筑退线的基础上,形成一个面积较大且积极的内向型广场空间。这一设计不仅串联起两栋建筑,还为市民提供了承载各种活动的平台,增强了建筑的公共性。


图书馆和少年宫采用曲线型退台设计,最大程度地促进了使用者、公共广场和建筑之间的互动。开放式的楼梯、连廊以及流线型绿化区域和铺装部分,增强了空间上的视觉连贯性。建筑外立面运用了石材、复合生态板、铝型材和预嵌玻璃砖混凝土挂板等多种材料,通过高度协调的材料语言,加强了整体性和交融感。

少年宫内部设计了一个C型院落,与中心公共广场共同组成环形交流空间,通过不同高度、色彩和体块的造型引导视线,创造出适合儿童嬉戏游玩的平台。图书馆则以集中式大空间为主,其西侧主立面的石材缓坡以热情开放的姿态,向城市传递着强烈的场域公共性。

这个项目不仅是一个建筑作品,更是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创新实践。通过精心设计的广场、流动的空间和丰富的材料运用,建筑与城市、人与空间实现了和谐共生,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项目信息

  • 项目名称:包头市少年宫、图书馆
  • 项目地点:包头市稀土高新区,中国
  • 建筑面积:52046平方米
  • 设计/建成时间:2007年/2011年
  • 建筑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 设计团队:曹晓昕,周萱,沈晓雷
  • 摄影师:张广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