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王牌专业好不好?“双学籍”待遇,精英化教学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王牌专业好不好?“双学籍”待遇,精英化教学
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开设的众多专业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其独特的“双学籍”制度和精英化教学模式脱颖而出。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践教学以及文化交流活动等方面的内容,帮助您全面了解这一备受关注的专业。
在“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上,来自76个国家的191家媒体齐聚一堂,展示了各国互利共赢的成绩:资源的共享与互动进一步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技术的更广泛运用,无疑将让共建“一带一路”的根基更加坚不可摧。
在“一带一路”影响力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积极寻求合作办学机会,依托该校的建校主体之一的QS世界排名前百高校——莫斯科大学的材料物理、化学资源优势,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与国内多数高校的材料类专业相比,深北莫这一专业不仅拥有更顶尖的教学资源支撑,也具有“多学科综合交叉、宽口径等特点”。
从课程设置上看,该专业既有传统化学、物理学、力学方面的主干课程,也包含量子物理、半导体物理、高分子材料、磁性材料等课程。通过专业课程学习,本科生可在中俄教师的联合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内容涉及纳米光学材料、绿色能源材料、先进结构材料等多个领域,十分契合我国“新工科”建设要求和材料科学发展需要。
同时,该专业还享受“双学籍”待遇,新生入学后将注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和莫斯科大学两校学籍。成绩符合毕业要求者,授深北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若达到莫斯科大学毕业要求,则授莫斯科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后者作为世界顶尖高校,对毕业生的成绩自然有相当高的要求,不过,由于该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身就采用莫斯科大学的培养模式和师资力量,因此想要取得莫大的文凭并非难如登天。
据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全部由莫斯科大学教师讲授。71名俄籍教师中,90%以上的教师具备博士学位,85%以上的教师拥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另有3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主要负责晶体化学和结构化学、纳米结构物理化学、凝聚态物理等高端课程。
近4年来,该专业教师共计发表学术论文1382篇,出版教材专著51部,获专利31项,承担的科研项目总经费合计超1.1亿元人民币。根据国内学生特点先后完成“基于沉浸式教学法和职业导向元素相结合的零起点俄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科研导论和科研实践教学团队”等多项教学改革项目,打造适合中国学生“体质”的材料学课程。
在理论教学之外,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尤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据该专业培养方案显示,本科阶段的240个学分中有近20%来自实践教学,此外还有难以直接量化的大量课内实验。
以不超过15人的小班制精英化教学为基础,每位本科生都能获得来自中俄教师的联合指导,从大二起就能实验室参与科研。该专业已有6名本科生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门捷列夫化学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各级别学科、科研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深北莫以一流的培养模式有效支撑了高水平的育人工作。
而为了增进师生对彼此的了解,避免中俄文化差异造成的不便,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不定期组织科研兴趣小组、学术社团,举办俄罗斯戏剧交流、谢肉节等文化交流活动。本科生可自愿报名,与莫斯科大学的老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
目前,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正在建设化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放射化学与放射生态学研究中心,持续吸引中俄高水平科学家,服务高水平学术成果的产出和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推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更进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