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抗精神病药后发胖,激素惹的祸?
吃抗精神病药后发胖,激素惹的祸?
在精神科门诊,经常有患者反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体重增加,并误以为是激素的作用。那么,抗精神病药物真的含有激素吗?为什么会导致体重增加?本文将为您揭开这个谜团,并提供科学的应对方法。
在门诊,有许多的患者会提出这样的想法和诉求。最近,在精神科病房也遇到一位女性患者,住院2个月以来,体重像吹气球一样增加,从入院时的80+公斤,到现在的90+公斤,患者行动变得迟缓,身体负担加重,就像背着一个沉重包袱……难道真的是抗精神病药物里含有激素在作祟?
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抗精神病药导致发胖的神秘面纱吧!
为什么服药后导致体重增加?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食欲失控
有些药物通过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NE等相关神经递质可能会促进食欲,增强饥饿感,就像“食欲开关被打开”,从而引起进食增多,导致体重上升。这种表现在奥氮平、米氮平中多见。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活动减少
服药后因药物的镇静作用,导致患者嗜睡、乏力。加上患病后以居家生活为主,活动量明显减少,睡眠增多,导致体内能量相对过剩,糖脂储存增加,这也是体重增加的原因之一。
抗精神病药物干扰代谢
有的患者服药后会降低基础代谢率,如同“身体燃烧能量的速度变慢了”,容易出现代谢综合征,表现为脂代谢异常,脂肪在体内堆积,造成肥胖。对体重影响最大的是奥氮平,其次是氯氮平。对体重影响较小的是阿立哌唑、齐拉西酮、氨磺必利。
体重增加的隐藏危机:不只是体型问题!
长期超重可能引发“代谢综合征”,表现为:
01
血糖失控
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久而久之,胰腺功能受损,引发糖尿病风险增加。
02
血脂异常
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导致血管壁增厚、硬化,血管堵塞风险增加。
03
血压攀升
心脏负担加重,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体重增加后该怎么办?
健康合理饮食
饮食的自我管理,控制进食量,多食蔬菜,多饮水,减少高热量、高糖、高脂饮食,最好用全谷物替代精制主食。
加强运动
运动能促进体内能量的消耗,增强机体免疫力。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慢跑、跳绳、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持续5天以上。
保证良好睡眠
正确合理的睡眠有利于机体正常休息。如尽可能每天同一时间上床/起床,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睡前避免刺激性食物,放松身心。
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中做好体重、糖脂代谢指标的监测,一旦出现体重明显增加、糖脂代谢异常,经医生评估后及早换用或联用对体重影响小的药物来管理体重。可换用阿立哌唑或联用二甲双胍。
抗精神病药导致发胖并非激素的“锅”,了解背后的真正原因,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帮助患者在治疗精神疾病的同时,维持健康的体重。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