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加权评价方法:AHP、熵权法与TOPSIS详解
指标加权评价方法:AHP、熵权法与TOPSIS详解
在数据分析和决策过程中,如何对多个指标进行加权评价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本文将介绍三种常用的指标加权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和优劣解距离法(TOPSIS)。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可以帮助我们更科学地进行决策分析。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的结构化决策方法。它通过构建判断矩阵来确定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而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以量化的主观判断问题。
熵权法
熵权法是一种基于信息熵理论的客观赋权方法,它能够根据数据的分布情况自动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这种方法不需要人为设定权重,而是通过数据本身的信息量来决定权重的大小。
原理
熵权法的核心思想是根据变量(指标)中信息的多少对变量(指标)加权。信息熵e_j用于度量变量包含信息的多少。当数据按均匀分布分散时熵值最大(此时该变量的价值很小),当数据集中在一个值上时熵值为0(此时该变量价值高)。因此,我们利用1-e_j对各变量加权。
计算方法
- 构建原始数据矩阵
设有m个评价对象,n个评价指标,构建原始数据矩阵:
xij表示第i个评价对象在第j个指标上的取值。
- 数据标准化
由于各指标可能具有不同的量纲,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无量纲化,便于比较。
- 正向指标(值越大越好):
- 负向指标(值越小越好):
- 中间型指标(有最优值xj*):
- 计算各指标的比重
根据标准化后的数据,计算第i个评价对象在第j个指标上的比重:
- 计算信息熵
根据各评价对象的比重pij计算第j个指标的信息熵:
- 计算权重
根据信息熵ej计算第j个指标的权重:
- 综合评价
利用计算得到的权重wj,对每个评价对象的综合得分进行加权计算:
其中:
Si表示第i个评价对象的综合得分;综合得分越高,表示评价对象的表现越好。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 优劣解距离法)
原理
TOPSIS法是一种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原始数据的信息,精确地反映各评价方案之间的差距。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具有多组评价对象时,要求通过检测评价对象与最优解和最劣解的距离来进行排序。
计算方法
- 构建原始数据矩阵
设有m个评价对象,n个评价指标,构建原始数据矩阵:
xij表示第i个评价对象在第j个指标上的取值。
- 数据正值化
采用合适的方法处理X,使其分量都大于0。
- 极大型(效益型)指标
- 极小型(成本型)指标
- 中间型指标
- 区间型指标
- 标准化
对正向化矩阵X,采用下面的方法得到标准化的Z矩阵:
计算熵权w(也可以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权重w)
计算加权最大值的距离与最小值的距离
其中,Zj+表示第j个指标中的最大值,Zj-表示第j个指标中的最小值。
- 计算各样本与最优方案的贴近程度并排序
Ci = Di- / (Di+ + Di-)
其中,Ci的取值范围是【0,1】,并且越接近1表明样本评分越好。然后,根据Ci的值就可以排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