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安全感怎么办?专家解析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
孩子缺乏安全感怎么办?专家解析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许多孩子在这个时期会出现缺乏安全感、不善与人交往、缺乏自信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业和未来发展。那么,当孩子出现这些问题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资深心理专家孙立群老师的建议。
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温州市鹿城区家庭教育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家大会讲师团讲师,浙江省银龄专家援疆第一人。
温州有一群爸爸妈妈,专门去参加了一个“智慧父母修炼营”,就是听《温州教育》专业老师讲“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这个班是专门针对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请我市资深的心理专家孙立群老师授课,本周结束授课。
孙老师说,“我们的小班制课程,看到不少爸爸妈妈抽空来学习,真的很感动。有的家长还夫妻俩一同前来,这样特别难得。我平时授课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妈妈比较多,现在看到爸爸们的加入,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说明家长们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重视,是非常好的现象。”
当天的课上,每位参加的家长都讲了自己的问题:“孩子非常优秀,考上了理想的学校,新的环境不适应出现厌学的情况”“不管跟孩子说什么,爱理不理,一言不合就摔门”……
青春期孩子的各种行为让家长困惑,甚至不知所措,让家长们真正体会到了:做父母,真得不断学习。孙老师也根据各个家长的情况给予分析。今天,我们《小树洞》请孙老师跟大家分享一个青春期孩子常见的案例,供更多的家长学习和借鉴——
孩子需要安全感!
故事小M妈妈:孩子现在是一名15岁的初中女生,性格内向,不太善于与人交往。我们夫妻俩是普通的上班族,平时工作繁忙,与她沟通较少。小M在学校的表现平平,缺乏自信,常常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不怎么与同学交往,常常感到孤独。
孙老师经过对小M的了解,发现她缺乏安全感,她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交焦虑:小M在与同学交往时总是感到不自在,担心被别人嘲笑或拒绝。她害怕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因此常常选择避开集体活动,独自待在角落。这种社交焦虑导致她的人际关系日益紧张,进一步加剧了她的不安全感。
2.学业压力:虽然小M在学习上并不突出,但她对自己又有过高的期望。她担心自己的成绩不理想,害怕被老师和家长责备。这种对学业的过度焦虑使她在考试时常常紧张到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进一步影响了她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3.家庭沟通障碍:小M的父母工作繁忙,即使有时间,也只关注她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琐事,很少花时间与她聊聊心事。这种缺乏情感支持的家庭环境,使小M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
针对小M的情况,家长该怎么做呢?孙立群老师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孩子增强安全感: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并理解自己的情绪和感受。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应对压力的方法。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小M多参与集体活动,与同学们建立友谊。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多关心她的情感需求,给予她更多的支持和鼓励。通过这些努力,帮助小M逐步克服社交焦虑,增强自信。
3.制订合理的学业目标:帮助小M制订合理的学业目标,让她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给予她更多的理解和鼓励,减轻她的学业压力。
4.加强家庭沟通:家长应该抽出更多时间与小M沟通,关心她的内心感受和需求。通过倾听和理解,建立亲子之间的信任和情感联系,为小M提供一个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
总之,青春期孩子缺乏安全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制订合理的学业目标和加强家庭沟通等方式,我们可以帮助这些孩子逐步克服没安全感的困扰,健康成长。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共同努力,为青春期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宽松、包容的成长环境。
本文原文来自温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