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鼓励内向的孩子去表达?让孩子言之有物
如何鼓励内向的孩子去表达?让孩子言之有物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的活泼开朗,善于表达;有的则内向害羞,不善言辞。对于内向的孩子来说,如何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是一个让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本文将从理解孩子性格、开阔眼界增强自信、给予赏识而非苛责三个方面,为家长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理解孩子的性格,不要责备孩子
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即便是同一家的两个孩子,性格也往往会千差万别。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而不要抱有太高的期望,不要不切实际的要求孩子,更不应该将孩子的行为和自己心中理想的模式进行对比。当孩子表现出胆小、怯场的时候,家长不应该去苛责孩子,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内心的压力更大,逐渐地造成表达沟通方面的更大障碍。
有些强势的家长喜欢约束孩子,喜欢说教,不自觉地对孩子进行指责,过多地去纠正孩子的行为。这样做得后果是造成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顾忌,做事不能放开手脚。家长对孩子最需要做的是耐心和赞扬,给到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不要说“有没有受到欺负”、“有没有挨老师批评”等话,以免孩子在心理上总觉得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
让孩子开阔眼界,增强孩子自信
与孩子相处的时候,应多一些交流,适时地鼓励孩子常参加一些活动,让他开阔眼界、提升自信。还可以给孩子报一些培训班,像唱歌、跳舞、绘画等等。孩子会的东西多了,他们便会产生自豪感,觉得自己是聪明的,从而提升自信心,敢于参加各种公共活动。渐渐的家长会发现孩子已经懂得如何去表达,如何去跟他人交流和沟通了!
给孩子赏识,不要过分强求与苛责孩子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作为大人都是这样,更不用说孩子了。其实语言和说话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所以家长不要将孩子的性格跟孩子的人生发展扯上关系,只要孩子能够自己的诉求,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就离成功不远了!
让孩子学会表达,实际上就是鼓励孩子去表达,给孩子表达的内容和结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中应积极引导孩子敢于说话,让孩子说话言之有物,跟孩子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