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拔智齿,为何要如此大动干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拔智齿,为何要如此大动干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ehealthship.com/articleDetail.zhtml?Type=Article&id=2520

智齿没那么有用

智齿——恒牙列中最后萌出的牙齿,其实是“退化”牙,它的生长会容易引发口腔问题,如冠周炎、蛀牙、牙列拥挤等。即使有用在咀嚼功能方面的贡献也较为有限,仅在邻近磨牙缺失并且智齿本身还算健康的情况下考虑将智齿作为磨牙的替代品使用。因此,智齿通常被列入“铲除对象”的黑名单。

然而,拔智齿似乎并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传说中拔智齿的过程更像是一部恐怖片,牙医要把十八般武艺全用上,才能解决这个老大难!

智齿如何“特立独行”

从出场顺序上看,智齿属于牙齿中的“后到”者,由于先来的早就占好位置了,加之颌骨的退化,故留给它的空间并不充足。所以,智齿只能夹缝中求生存,这就导致智齿姿态常常“千奇百怪”,倾斜的,卧倒的,甚至颠倒方向的……异常的走位,使智齿萌出变得困难,很多时候就算拼尽全力,也只能做到“小荷才露尖尖角”,甚至很多智齿终生不萌出,因此很多人有智齿而不自知。

而即使萌出,也会存在一定问题,如倾斜的智齿会比相邻磨牙更“矮”,牙刷很难触及,可能形成清洁盲区,导致智齿比较容易被蛀,同时卧倒的智齿还会冲撞前方磨牙(槽牙),为正常的牙齿留下隐患。

另外,因为智齿不能正常生长,常常会引发冠周炎。这也是智齿通常作为“被铲除对象”的原因之一。

为何智齿如此难“拔”

所谓拔牙,通俗地理解,就是把牙齿拔出来,就像拔萝卜一样。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牙齿都是“拔出来”的。

有些牙要撬出来

牙齿可以“拔出来”的前提是牙齿从骨头里露出来的部分要足够多,这样拔牙工具——牙钳才有用武之地。

牙齿从骨头里露出的部分足够多,牙钳能够抓牢牙齿。如下图:

除了牙钳,拔牙齿还会用到牙挺。牙挺利用杠杆原理、楔原理与轮轴原理,分别提供撬力、楔力和扭转力三种力,通过单独或相结合使用这几种力,可以把深陷在骨头里的牙齿一点点撬松,直至撬出来。牙挺的应用,也必须建立在牙齿有一定的暴露的基础。

牙齿从骨头里露出的部分偏少,牙钳抓不住,只能改用牙挺。如下图:

有些牙要挖出来

任性且深藏不露的智齿,有时既令牙钳无处安放,又让牙挺没法下手。所以,只有让更厉害的角色上场了!那就是牙钻。它的任务是把覆盖在牙齿表面的骨头去掉,相当于为拔牙或撬牙扫清障碍,有点挖掘的意思。只有牙齿暴露出足够多的部分,牙钳或牙挺才能“物尽其用”。

牙齿不但是从骨头里露出的部分偏少,而且没办法直接使用撬力、楔力和扭转力。。

所以,拔智齿,很可能要牙钻、牙挺、牙钳一齐上。

难拔智齿需分四步走

比较难拔的智齿,通常大部分埋在牙龈及牙龈下方的骨头里,外露很少。为了方便后续操作,首先采取第一步“切”,就是先把最外层的软组织掀开,这样后面才好大刀阔斧;第二步“挖”,针对绝大部分在骨头里的智齿,可通过参考影像学检查结果做到对挖掘的范围、深浅心中有数,随意 “掘地三尺”结果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骨头破坏;第三步“分”,此时,牙齿已经有一定显露,但仍因为自身“体位”关系而无法直接取出来,故只能先将牙齿分为几块;最后一步“取”,将牙齿碎块逐块取出。

总之,智齿生长不易,如果你20岁左右,感觉槽牙经常疼痛、发炎,那么就去看看吧,也许是你的智齿正在费劲的生长着,如果它已偏离方向,那么请找个靠谱的医生拔掉它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