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唐朝的宦官是如何从掌握兵权,最后演变成控制皇权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唐朝的宦官是如何从掌握兵权,最后演变成控制皇权的?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F0VO8U805567BZG.html

宦官在唐朝中后期的专权现象极为普遍,许多宦官的权力之大,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从李辅国到田令孜,再到唐昭宗时期的杨复恭、刘季述等人,这些宦官在生前显赫无比,死后却臭名昭著。那么,为什么这个时期的太监们能够达到如此猖狂的地步?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时的太监们手里掌握了兵权。他们手里的兵权不是一朝一夕取得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公元710年六月,韦后与李裹儿合谋下毒,唐中宗李显中毒去世。韦皇后杀害李显后,自知犯下了滔天大罪,所以秘不发丧,调集重兵把守长安,以防发生意外。同时还命令左监门大将军薛思简等人带领五百名士前往均州,以防范均州刺史谯王李重福起兵叛乱。之后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显的弟弟李旦辅政,韦后为皇太后摄政,以平衡各方势力。薛思简带兵,是太监接触军队的开始。

安史之乱爆发后,皇帝对手上握有兵权的大将们产生戒心。由于李辅国(704年-762年)在灵武劝说太子李亨继承帝位有功,唐肃宗即位后,加封其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始掌握兵权。宦官正式掌握兵权,就发轫于此。行军司马是个什么职务,具体管些什么呢?既协理军政戎务,练甲兵,修军备,预军机,掌军法,也掌管军资粮饷的分配。而唐朝后期,由于节度使的职权扩大,总揽辖区内的军民财政,作为重要佐属的行军司马,其职权也涉及到地方行政管理。这是一个相当有实权的职务。

唐玄宗时期,曾经派太监到军队中担任监军职务。虽然这是临时性的任命,但习惯成自然,慢慢地就见怪不怪了。公元754年七月十七日,哥舒翰请立浇河、洮阳两郡并建立宁边、威胜、金天、武宁、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军。 至此,唐军在西北边境取得了对吐蕃的相对优势,形成了网式的防御链条。神策军设置于临洮以西二百余里的磨环川,位于洮水南岸,与洮阳郡隔水相望。拟洮阳太守成如缪充任首任神策军使,自此,神策军这支部队正式登上了唐朝的历史舞台。

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令西北边境的军队驰援内地:“其河西、陇右、朔方,除先发蕃汉将士,及守军郡城堡之外,自余马步军将兵健等,一切并附行营。各委节度使统领,仍限今月二十日齐到。”公元758年,宦官鱼朝恩,被皇帝任命了一个很新颖的职务——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负责监领九个节度使的数十万大军,进行攻围安庆绪的相州之战,其中鱼朝恩直接统领神策军。当时的功勋战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人都在他的领导之下。唐军收复洛阳后,鱼朝恩被封为冯翊郡公,开府仪同三司。公元759年,鱼朝恩把陕州节度使所辖军队并入神策军,使其扩大为万人以上的大军。公元763年,吐蕃进犯长安,禁军溃败,唐代宗奔放弃都城,逃往陕州,鱼朝恩率此神策军护卫唐代宗,不离左右。京师光复后,鱼朝恩便率神策军归于禁中。

公元765年,吐蕃军队再次进攻关中,神策军于是屯苑中,分为左、右厢,正式成为天子禁军。鱼朝恩后来尾大不掉,轻慢皇帝,被唐代宗派人暗杀,但神策军的统帅一直由原来鱼朝恩所提拔的部将担任。神策军是唐王朝自安史之乱以来得以继续维持100多年统治的重要保证。唐文宗时入唐求法的日本僧人圆仁说:“左右神策军,天子护军也,每年有十万军。自古君王,频有臣叛之难,唯置此军以来,无人敢夺国宝。”

唐德宗即位后本来想削弱宦官的权力,任命不是神策军出身的司衣卿白志贞担任神策军统帅。但不成想,公元783年,爆发了“泾原兵变”,唐德宗被一群乱兵赶出了长安,在逃亡时还差点丢了性命。“泾原兵变”的发生,让唐德宗从此不再信任外臣,将神策军的指挥权完全交给了宦官,同时将神策军完全提升为地位最高、距离皇帝最近的禁军主力部队,所给的待遇远远高于其他的军队,具体如下:第一是给养三倍于其他军队,以及经常性的额外赏赐。第二是在其将吏迁转升任方面有优先权。第三是法律上享有特权。

自唐穆宗以后,唐朝还经历了九帝。在这九帝中,只有唐敬宗、唐哀帝是正常继承皇权,其他的皇帝,都是在宦官的操纵下来完成皇位继承的。而唐敬宗虽不是由宦官拥立,但他最终还是被宦官刘克明所弑。唐朝后期,宦官集团之所以能掌握皇帝的生、死、废立大权,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完全掌握了神策军兵权,以神策军为工具进而控制皇权。正是这种宦官的乱政,成为唐朝最后灭亡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参考资料:
《新唐书》宋·欧阳修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