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小“科”堂丨指标解读之固定资产投资
统计小“科”堂丨指标解读之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不仅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规模和结构,还体现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固定资产投资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如何查询相关数据。
你了解统计指标吗?什么是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指标怎么解读?
今天统计“科”代表刘姝瑶来为大家解答
(点击查看完整视频)
小科普
“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什么是固定资产投资?
统计上,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这里,大家可以着重把握“建造”和“购置”两个关键词,建造的对象是房屋及建筑物,购置的对象主要是机器设备,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属于实物投资,而且以货币形式表现。它和金融投资不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如何计算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额=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其他费用。在投资统计制度中,对这四个构成部分的概念范围及其计量时点和计量依据都有明确的规定。
今天,我们国家高铁、5G等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快捷而便利,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不断改善,这些都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稳定增长、结构的持续优化息息相关。2023年,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年投资规模近九千亿,重点行业企业生产能力持续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向好、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基础设施投资持续推进,首都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现。
如何查询固定资产投资指标?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月度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包括投资规模、增速以及分行业、分地区等分组指标的增速;年度还会发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包括 500 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农村住户固定资产投资。北京市统计局也会定期发布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相关数据。在我们的官网“月/季度数据”板块,点击“固定资产投资”,您能查到2005年以来的月度数据。此外,通过《北京统计年鉴》及《北京区域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您还能查到分组更为详细的年度数据。
看到这里
你是不是更了解固定资产投资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