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按理说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便能高中,为何很多人连秀才都考不中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按理说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便能高中,为何很多人连秀才都考不中呢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34244562_121625341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人们普遍认为,如果能够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就能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然而,为什么很多人连秀才都考不中呢?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科举考试开始的时间有的认为是汉朝,有的认为是隋朝,有的则认为是唐朝;我们暂且不去深究科举考试考试的具体时间,毕竟一开始因为人少,科举考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正常的。

比如唐朝时期:各地的举人会在头一年的秋天参加“发解试”,通过考试人在第二年的春天前往京城参加尚书省举行的“省试;那时候考试的科目其实挺多挺全的,比如秀才、明经、律法、文字、算术等等,其实也算的上是让考生全面的发展。

但是科举考试随着时间的发展,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可以说考试的科目范围很小了,仅仅局限于经义一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八股文;

宋朝的时候虽然相对比唐朝来说科举减少,但好歹还有经义、策问(时务)以及诗词歌赋等,到明清时期只有一门。

八股文是什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